5品牌“儿童牛排” 实际检测值与标签不符

目录

5品牌“儿童牛排” 实际检测值与标签不符

新晚报/2021-11-24/ 第04版面/都市圈

本报讯(记者 陈悦)日前,哈尔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参与开展儿童牛排比较试验,结果显示,5个品牌的儿童牛排样品蛋白质、脂肪、钠实际检测值与标签不符;同品牌的“儿童牛排”和“普通牛排”蛋白质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消费者应理性选择。

试验模拟普通消费者购买了15款调理牛排,12款为标志位“儿童”的牛排产品,3款为未标志“儿童”的调理牛排。试验从“瘦肉精”“牛肉掺假”“营养成分”3个方面测评。龍江和牛、伊赛、正是、西贝莜面村、小牛凯西5个品牌样品蛋白质、脂肪、钠实际检测值与其标签标示值不符,偏差较大。

“本次比较试验选取3组同品牌的“儿童牛排”和“普通牛排”进行营养成分和食品添加剂对比。结果显示,营养成分上“儿童牛排”和“普通牛排”在蛋白质、脂肪、钠含量上有高有低,并没有显著差异。

选购儿童牛排时请注意

注意控制儿童每日肉禽鱼的总摄入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中国平衡膳食宝塔,5岁以下的儿童每天的肉禽鱼总摄入量为50-75克,建议家长在给小孩享用牛排时,应留意摄取的牛肉分量,合理控制每天肉禽鱼的总摄入量。

区分牛排种类应注意食品配料表信息。一般包装上的配料表上只有“牛肉”二字,产品执行标准是GB 2707,说明是原切牛排;如果配料表中除了牛肉,还包括蔬菜、酱油、黑胡椒汁、盐、谷氨酰胺酶、大豆分离蛋白、食用胶、卡拉胶等,说明是经过腌制的调理牛排。另外,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谷氨酰胺转氨酶”等配料的牛排也是合格安全牛排,并不代表一定是“拼接/合成牛排”。

烹煮调理牛排应全熟,建议不放或少放调味料。调理牛排应该在烹饪时保证肉的内部全部熟透。另外,调理牛排经过腌制后,含盐量较高,家长要注意控制调味料的使用量,避免孩子摄入过量的盐。


素材来源于网络,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以上标准的产品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