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劣质厨具坑了“小厨师”——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出台之前,团体、企业可以探索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目录

认准啦(renzhunla.com)

“真煮”厨具兼具儿童玩具、儿童餐具和家用电器的属性,其产品形态多样,目前并没有专门标准,需要分别执行玩具、餐具和3C认证。这恰恰成为大多数“真煮”儿童厨具商家回避国家标准的借口。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产品材质和检测报告均不是商业机密,商家不应拒绝提供必要信息。

标准决定质量,高标准决定高质量,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出台之前,团体、企业可以探索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以标准化技术手段服务自身发展、引领行业进步。

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就明确提出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重大改革举措。团体标准的快速制定和团体范围内的贯彻执行,对于探索先进标准指标,规范企业高质量生产,方便消费者便捷选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习素材

素材来源: 经济日报/2022-05-11/ 第05版面/时评 /作者:佘 颖

别让劣质厨具坑了“小厨师”

经济日报/2022-05-11/ 第05版面/时评 /作者:佘 颖

“真煮”厨具火爆背后,安全性存在疑问。建议相关部门开展第三方评测,让消费者放心,商家也要主动执行国标并在外包装上标明。毕竟厨具可以有缩小版,食品安全不能有缩水版,别让劣质厨具坑了自家小厨师。

自从教育部发通知,说今后中小学生都要学做饭,儿童厨具卖得更火了。现在最时髦的儿童厨具可不是“过家家”,而是真锅真铲真炉灶,能让孩子煎炒烹炸,把饭菜做熟了吃下肚的“真煮”儿童厨具。电商平台上已有大量商家销售此类产品,有的店月销量超过3万件。孩子们开开心心吃着亲手做的煎鸡蛋、炒白菜,但火爆背后,“真煮”厨具的安全性存疑。煮出来的食物能不能让孩子们放心吃,还得打个问号。

按照商品分类,**“真煮”厨具兼具儿童玩具、儿童餐具和家用电器的属性,其产品形态多样,目前并没有专门标准,需要分别执行玩具、餐具和3C认证。**这恰恰成为大多数“真煮”儿童厨具商家回避国家标准的借口。例如,对接触食物的不锈钢餐具,我国执行《国家标准 不锈钢餐具》或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等,此类商家通常会标明使用304不锈钢,有的客服会明确告知自家餐具执行的国标,并提供检测报告原件。还有部分儿童餐具品牌主动升级,使用更高级别的316L医用不锈钢。

**然而,在孩子专用的“真煮”厨具中,商家却很少主动标明使用的原料材质,无论是不锈钢还是塑料,多个店铺的客服均笼统回答“食品级”。**少数商家会告知使用了304不锈钢或410不锈钢,但一概拒绝提供权威部门检测报告。笔者随机购买了一套,外包装上自称玩具,仅标明电磁炉执行了家用电器相关标准,但是对蒸锅、不粘锅和塑料碗碟使用什么材质、执行什么标准只字未提,而这几样恰恰是关系食品安全的核心要素。

购买评价本应是重要参考,可惜部分商家依然通过返现诱导消费者写好评,屡禁不止,有客服直接报出“返现5元”,导致好评可信度不高。这一点,平台应加强监管,消费者也要注意分辨。在众多格式高度一致的好评中,不乏有购买后的消费者表示“一摸一手黑,肯定不是304”,或者指出“加热后味道很大”。还有消费者询问:“材质是什么?安全吗?做了能吃吗?”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消费者的担忧。

“真煮”儿童厨具的食品安全性究竟如何,消费者没有可靠信息,需要专业检测来解惑,建议相关部门开展第三方评测,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产品材质和检测报告均不是商业机密,商家不应拒绝提供必要信息。**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电商平台应当要求商家公示材质及检测报告等信息,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很快就到“六一”儿童节了,不少家庭已将“真煮”厨具列入礼物清单,市场潜力巨大。但隐患不除,越是热销,潜在危害越大。从消费者反馈情况来看,“真煮”儿童厨具不能归于玩具范畴,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来管理。孩子们要加热的食材是直接入口的东西,本就应该执行最严格的标准。厨具可以有缩小版,食品安全不能有缩水版。这一点,监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商家也要主动执行国标并在外包装上标明。家长最好多方比较、谨慎选择,毕竟可爱和划算,远不如食品安全重要,千万别让劣质厨具坑了自家的小厨师。


素材来源于网络,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以上标准的产品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