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称心羽绒制品 注意区分产品优劣--认准产品执行标准
目录
选购称心羽绒制品 注意区分产品优劣 - 长春日报数字报|长春日报电子版 - 主流网
长春日报/2021-12-23/ 第06版面/都市消费
本报讯 (记者李依南)随着气温的下降,羽绒服又到热销季。市消协从近几年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发现问题集中在3个方面,服装面料不透气,钻毛异味大,标签标注不准确、不规范;宣传与实际不符,绒料做假有异味,价格高却不保暖;售后服务不规范,引发消费者不满。
因羽绒服的质量涉及到绒的品种、产地、充绒量等诸多要素,需要购买者去了解和考虑。近日,市消协针对选购羽绒产品易出现的问题发布消费提示。
注意查看产品标识标签,这是国家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要求,其中内容能帮助购买者了解服装的性能、质量状况和使用方法。根据羽绒制品的标准 GB/T 14272-2011规定,产品标识中必须明确标注填充物、含绒量(羽绒服)/绒子含量(羽绒被)、充绒量以及执行标准代号等重要信息,特别是填充物、充绒量、含绒量。如果标识信息不全、不规范或执行标准代号标注有误,均可判定为不合格。
警惕宣传误导陷阱。真正的鸭绒、鹅绒都具备很好的保暖性,材料较贵。目前,在一些电商平台中,可以看到几十元一件的羽绒服,特别是一些带货主播称羽绒服原价千元以上,在主播中可降至百元左右。消费者需要注意价格低廉的羽绒制品,填充物有可能是由飞丝、羽丝甚至是未经消毒的羽毛等组成。消费者在选购时切莫被低价吸引,应仔细了解商品质量。
“含绒量100%”的说法有误。市消协从调查中了解到,市面上大部分羽绒服产品的含绒量标注为70%、80%、85%、90%等。而含绒量为100%的羽绒服是不存在的。如果含绒量低于50%就不能称其为“羽绒服”了。优质的羽绒服含绒量一般为90%甚至95%,国家标准中的最高含绒量为95%。
自检羽绒质量不可少。消费者应仔细检查所购商品,从外观中查看做工、标注等细节。此外,对内在填充物的好坏也要进行初步识别。拿到羽绒服捏一下再松开,如果迅速回弹,说明蓬松度好、含绒量高;羽绒服里料应有防钻绒性能,拍拍就有羽绒钻出的质量难保;紧贴羽绒服深呼吸,里面味道刺鼻的不能买。
认准啦:查看产品标识标签执行标准号否是是 GB/T 14272-2011。如果标识信息不全、不规范或执行标准代号标注有误,均可判定为不合格。
素材来源于网络,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以上标准的产品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