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DE 201—2020 场(厂)内电动救伤车-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AGDE 201—2020 |
中文标题 | 场(厂)内电动救伤车 |
英文标题 | on site electric vehicle in field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43.14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75 摩托车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0年04月30日 |
实施日期 | 2020年05月30日 |
起草人 | 蒋群力、张志祥、王贺珍、田国生。 |
起草单位 | 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惠州市玖玖电动车科技有限公 司、广东质安标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场(厂)内电动救伤车的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车文件及附件、贮存、运输、质量保证期和使用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场(厂)内电动救伤车设计、生产、制造(以下简称救伤车)。 |
主要技术内容 | 本团体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场(厂)内电动救伤车产品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型号表示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机文件、运输、贮存、质量保证期和使用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场(厂)内电动车救伤车。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标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场(厂)内电动救伤车的要求、试验、检验、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在指定区域使用,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电动机驱动行驶,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以医疗转运、护送为主要设计用途的车辆。 2.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对标准中涉及到的相关术语进行了解释和定义。提出了场(厂)内电动救伤车、续驶里程的术语定义。 3.型号表示方法。本标准提出电动救伤车的型号组成,由企业代号、车辆代号、核定载客量和更新代号表示。 4.要求。本标准提出了车辆的基本要求、车身要求、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的要求、整车速度限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驶系统、操纵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环保要求、防火要求、救伤车静态横向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本标准提出了样机试验前准备、试验前检查、标牌检查、油漆附着力、外部尺寸的测定、质量参数的测定、最大行驶速度试验、续驶里程、动力性能试验、转向性能试验、制动性能试验、绝缘电阻、静态横向稳定性试验、噪声试验、内饰件阻燃性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等项目的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本标准提出了产品出厂检验、型式试验、试验样车数量、结果评定等检验要求和规则。 7.标志、随机文件、运输、贮存。本标准提出了标志、随机文件及附件、运输、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8.质量保证期。本标准提出了产品质量保证期处理,以及发现产品有安全质量问题时的处理。 9.使用管理。本标准提出产品使用区域管理和制造企业使用本标准时的管理。 本标准将上述技术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形成一套完整、规范、合理的电动救伤车产品标准。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广东省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0000052486516D | 发证机关 | 广东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编辑刊物,调查研究,开展培训,论坛、专题讲座,协助企业沟通协调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咨询接受委托。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周伟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363号省质监大楼 | 邮编 : 5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