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GDF 00006—2020 小型鲸目类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标准-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GDF 00006—2020 |
中文标题 | 小型鲸目类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标准 |
英文标题 | Small Cetaceans Necropsy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Standard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1.2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41 |
国民经济分类 | Q849 其他卫生活动 |
发布日期 | 2020年06月23日 |
实施日期 | 2020年06月30日 |
起草人 | Sara Platto 薛彤彤 周晋峰 卢 蕾 苏佩芬 |
起草单位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鲸目类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鲸目类动物尸体解剖活动。 本标准中的小型鲸目类动物尸体来源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公告2017年第14号。 |
主要技术内容 | 鲸目类动物种群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减少。包括黄海、东海和南海在内的所有地理区域,被认为是鲸目类动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较高的海洋地区。鲸目类动物搁浅数据可以提供有关物种发现和多样性的基线信息,而无需进行昂贵的实地调查工作。根据搁浅的数据,人们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制定保护行动和管理策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质的鲸目类动物搁浅信息网络,这种网络将会使收集鲸类动物搁浅信息更为有效。此外,制定所有研究团队都可以使用的尸检标准,也有助于更加可靠地进行标本收集和数据共享。本标准是从过去案例的宝贵观点中总结得出;更期望将样品采集的标准化与过程的优先程序化,本标准能让在诸多不幸情况下,让遭受搁浅和受苦的鲸类与海豚动物中所采集的样品,能够呈现更大科学研究效益。 鲸目动物法医科学是了解这些动物的生物学、其死亡原因、生活环境变化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制定适当的保护措施。通过使用系统化方案进行小型鲸目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可以收集尽可能多的详细标本,并且还可以在使用相同类型解剖方案的不同研究小组之间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此外,在中国建立国家鲸目动物搁浅网络非常重要,它能够协调不同研究机构之间对搁浅动物的营救,有助于建立国家数据库,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收集重要信息,这对于海洋保护区的管理也同样至关重要。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鲸目类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鲸目类动物尸体解剖活动。 本标准包含内容: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动物尸检和标本采集原则与目的 5 安全和公共卫生 5.1 解剖安全 5.2 公共卫生 5.3 在搁浅地点工作后措施 5.4 人事管理、媒体和公众敏感性 6 大体尸检方法和内容 6.1 形态测量学 6.1.1 胴体状况评分系统6.1.2. 胴体测量 6.1.3. 性别和年龄确定6.2. 胴体解剖6.2.1. 去除肩胛骨和前角淋巴结 6.2.2. 胸腔6.2.3. 腹腔 6.2.4. 生殖道 6.3. 头骨 6.4. 声音/噪声刺激 6.4.1. 耳朵 7 标本采集和储存 7.1. 寄生虫采集与储存 7.1.1. 胃 7.1.2. 肠 7.1.3. 肝和胰腺 7.1.4. 肺 7.1.5. 循环系统 7.1.6. 颅窦 7.2. 牙齿采集和储存 7.3. 食物残留(猎物研究) 7.4. 用于DNA研究的皮肤 7.5. 用于生殖研究的生殖腺 7.6. 组织病理学标本 7.7. 病毒学标本 7.8. 细菌学标本 7.9. 毒理学标本 参考文献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 ||
登记证号 | 53100000500009167K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募集资金、国际合作、专项资助、业务培训、科学研究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谢伯阳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大兴区民和路17号院1号楼-1至5层101 | 邮编 : 10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