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NCA 002—2019 石墨材料加工用R角立铣刀-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DNCA 002—2019 |
中文标题 | 石墨材料加工用R角立铣刀 |
英文标题 | R-angle end mill for graphite material processing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5.100.20 铣刀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32 金属工具制造 |
发布日期 | 2019年12月05日 |
实施日期 | 2020年01月05日 |
起草人 | 熊列华、戴福胜、陈历军、夏海泉 |
起草单位 | 广东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石墨材料加工用R角立铣刀(以下简称“R角立铣刀”)的术语定义、要求、检验、标志、包装、储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1~6)mm的石墨材料加工用R角立铣刀。 |
主要技术内容 | 要求 尺寸和公差 R角立铣刀的柄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公差为H5。 R角立铣刀的总长公差为±0.5 mm。 R角立铣刀的有效刃长公差为 mm。 R角立铣刀的刃径公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刃径为(1.0~3.0) mm时,其公差为 mm; 刃径为(3.1~6.0)mm时,公差为 mm。 R角的半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公差为±0.015 mm。 刃径跳动 R角立铣刀的刃径跳动应符合如下规定 L≤50mm时,刃径跳动不大于0.004 mm; 50 mm<L≤100 mm时,刃径跳动不大于0.008 mm。 材料要求 R角立铣刀应采用满足如下要求的硬质合金材料: 钴含量≤6.0%。 维氏硬度>1700(HV30)。 外观 R角立铣刀表面应无锈迹、脏污现象,R角立铣刀切削刃上无崩缺、锯齿现象。 表面粗糙度 R角立铣刀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a 容屑槽表面粗糙度Ra≤0.2 um。 b 柄部表面粗糙度Ra≤0.4 um。 涂层类型 产品的刃部应涂有金刚石涂层,涂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涂层膜厚应为(10~20)μm。 b 硬度应为(8 000~10 000)HV0.05 [或(80~100)GPa]。 c 涂层结合力应不小于50 N。 试验方法 尺寸与公差 柄径的测量 按JB/T 10231.1—2015中12.1.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总长的测量 按JB/T 10231.1—2015中12.1.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有效刃长的测量 测量方法:将R角立铣刀柄部水平放入二次元测量仪的定位夹具中,然后测量R角立铣刀周刃末端有效切削刃位置点与R角立铣刀头部端面位置的距离,即为有效刃长L1,如图3所示。 测量工具:工具显微镜、二次元测量仪、游标卡尺等。 刃径的测量 测量方法:将R角立铣刀切削部分垂直于激光放置在测量仪的定位夹具中,当D<3mm时,激光照射在刀具端面位置往后移0.5mm处,3mm≤D≤6mm时,激光照射在刀具端面位置往后移1mm处,然后启动测量设备让刀具旋转一周以上,所测得的最大值即为R角立铣刀刃径,如图4所示。 测量工具:激光测量仪。 R角的半径测量 检测方法:将R角立铣刀切削部分垂直于激光放置在测量仪的定位夹具中,通过红外线扫描刀具R角处轮廓,再与理论轮廓做重合对比,即可测出R角轮廓,如图5所示。 检测工具:激光测量仪、二次元检测仪等 刃跳动的检测 检验方法:将刀具柄部水平放在V型块中间,把千分表探头与刃部外径接触,然后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刀具一周(如图6所示),记录千分表探头测试的每个刃的数据,取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刃径跳动值 。 检验工具:千分表。 材料性能 钴含量 按GB/T 5124.3规定的方法检测。 硬度的检测 按JB/T 10231.1-2015中第13章规定的方法检测。 外观的检查 目视检查R角立铣刀表面是否有锈迹、脏污,采用合适倍率(30 x)的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R角立铣刀的切削刃上是否有崩缺、锯齿现象。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按JB/T 10231.1―2015中第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涂层类型 涂层厚度 刀具表面涂层厚度可采用球磨法或横截面金相法进行检测。球磨法按JB/T 770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横截面金相法按GB/T 646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涂层膜硬度 涂层硬度采用纳米硬度计(单位为GPa)或维氏硬度计(单位为kgf/mm2)进行检测。 方法一:纳米硬度计测试法如下: 用天然金刚石粉喷雾为磨料涂层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使用采用三棱锥天然金刚石压头的纳米硬度计进行测试,记录最大载荷P;测量相关尺寸,计算出压痕的投影面积A。 按公式(1)计算出涂层膜硬度。 (1) 式中: H —涂层膜硬度;单位为帕(Pa); P —最大载荷;单位为牛顿(N); A —压痕的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方法二:维氏硬度计测试方法如下: 用天然金刚石粉喷雾为磨料涂层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使用采用四棱锥天然金刚石压头的纳米硬度计进行测试,记录试验力F;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d1和的d2。 按公式(2)计算出涂层膜硬度。 (2) 式中: Hv—涂层膜硬度;单位为(kgf/mm2); F —试验力;单位为公斤力(kgf); d1、d2—压痕的对角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 涂层结合力 涂层结合力采用划痕法测试:采用连续加载试验力方式(见图7所示),测试条件:压头用洛氏硬度金刚石压头,压头半径200um,加载模式渐进式,初始载荷1N,最大载荷180N,加载速度67.13N/min,划痕长度8mm,划痕速度3mm/min,试验原理是压头在试验力作用下在试样表面滑动,直到涂层破坏,将造成涂层破坏的最小试验力称为临界试验力,通常用Lc表示,并代表结合力大小的相对值。 临界试验力Lc的确定方法常用以下两种方式(如检测结果有异常,以第二种判定方法为准) 显微观察法 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对划痕进行观察,以出现开裂或剥离的最小试验力为临界试验力。 声发射检测法 以出现第一个突出性声信号时的试验力临界试验力Lc,不同试验力所对应的声发信号不同。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东莞市数控刀具行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441900336448554C | 发证机关 | 东莞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调查研究、行业自律、组织活动、咨询服务、创办刊物、承担职能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朱海兵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东莞市长安镇莲湖路10号,国家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A02 | 邮编 : 523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