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SJ SYNY06—2020 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FSSJ SYNY06—2020 |
中文标题 | 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white wood ear?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0年11月03日 |
实施日期 | 2020年11月03日 |
起草人 | 邹存兵、朱巍巍、张忠伟、李杨、柴林山、徐冲、赵凯 |
起草单位 | 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玉木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品种、栽培管理、晾晒、病虫害防治及菌糠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玉木耳(White wood ear)菌棒的栽培生产。 |
主要技术内容 | 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木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品种、栽培管理、晾晒、病虫害防治及菌糠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玉木耳(White wood ear)菌棒的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3024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玉木耳 White wood ear 玉木耳为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 3.2 地摆栽培 将玉木耳菌棒(袋)直接摆放到地面上进行出耳的栽培方法。 3.3 吊袋栽培 将玉木耳菌棒(袋)悬挂在菇棚(房)或可控气候设施内进行出耳的栽培方法。 3.4 菌糠 菌糠指食用菌代料栽培,子实体采收后剩余的培养基废料。 4 场地 4.1 基本要求 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周围无工矿企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 4.2 地摆场地 平整制畦,畦高 10~15 cm ,畦宽 120~150 cm,工作道宽30~50 cm,畦床均匀铺撒生石灰后铺黑色地膜。 畦床中间安装给水管及微喷设备,微喷头距离畦床高度40~50 cm,间距150~200 cm。 4.3 吊袋场地 吊袋菇棚(房),南北走向,棚宽6~12 m,长30~60 m或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调整,中心点高度≥3.5 m,棚肩高度≥2.5 m。棚内搭设吊架(杆、线)用于吊袋,棚外覆盖遮阳网。暖棚建设应符合 NY/T 3024 要求。 菇棚(房)中间安装给水管及微喷设备,微喷头间距150~200 cm。 4 品种 中温、广温型品种,子实体形成温度16~30 ℃,与栽培季节相适,推荐3~9 月份进场出耳。 6 栽培管理 6.1 培养 已长满菌丝的菌棒运输至出菇场地,垛式或直立密集摆放。覆盖草帘(毡布)保持通风良好,温度18~26 ℃,湿度50%~70%,避光培养至菌丝洁白致密、无袋料剥离。 6.2 刺孔 “一”字型或“Y”字型刺孔,每棒刺孔180~220个,孔径4~6 mm,孔深8~10 mm,沿菌棒均匀分布。 刺孔前及刺孔过程应使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定期对刺孔设备消毒,及时清运已刺孔菌棒避免交叉污染。 6.3 催耳 刺孔后菌棒 “#”字型摆垛,菌棒间距2~4 cm,每垛3~4 棒菌棒,垛高3~4 层,垛间距10 cm。 覆盖草帘(毡布)保持通风良好,温度16~22 ℃,湿度65%~85%,避光催耳5~7 d至孔眼完全被白色菌丝覆盖或出现原基。 6.4 排场(吊袋) 6.4.1 排场 地摆栽培菌棒分畦,直立摆放在畦床地膜上,棒间距10~15 cm,每平方米放置菌棒25~36 棒。 6.4.2 吊袋 吊袋栽培,每串吊线(绳)挂菌棒6~ 8 棒,棒间距10~15 cm,串间距25~30 cm,每平方米吊袋54~72 棒。 6.5 出耳 采用间歇性喷水、干湿交替的出耳管理方式。阴雨天气减少或停止喷水,3 d及以上持续阴雨天气应使用塑料膜遮盖菌棒,保持排水良好。 6.5.1 分化期 保持空气湿度80%~90%,温度16~24 ℃,保持原基湿润,避免大量喷水使菌棒积水流耳。 管理至木耳原基3~5 mm,耳片分化。 6.5.2 伸展期 干湿交替管理,喷水至耳片舒展后停止,皱缩后再次喷水,日间喷水时气温低于25 ℃。 重复管理直至采收。 6.6 采收 耳片伸展至4~6 cm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耳片贴基部拧下,避免带出基质,采大留小。 潮次采收结束后停止浇水,恢复菌丝生长6~10 d,袋料贴紧进入下潮次管理。 7 晾晒 使用纱网晒床,晒床距离地面高度宜高于60 cm。 采收后晒耳厚度10~15 cm,表层玉木耳皱缩后翻动,上下层耳片颠倒晾晒至干燥。 避免雨淋及虫蚀,晒干后及时入库存贮。 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符合NY/T 2375 的规定进行防控。 9 菌糠处理 栽培结束后及时将菌棒运离栽培场。菌棒进行袋料分离后,菌糠集中,统一处理。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2100003186535383 | 发证机关 | 辽宁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组织会员开展交流、合作、培训等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与规范,研究、探讨新技术。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赵凯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沈阳市大东区辽沈二街76-2号5门 | 邮编 : 113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