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MZCX 031—2019 笋粄烹饪工艺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GDMZCX 031—2019
中文标题  笋粄烹饪工艺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04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H621 正餐服务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30日
实施日期  2019年11月30日
起草人  陈钢文、谢荣欢、黄俊鹏、杨达春
起草单位  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陈钢文技能大师工作室、梅州市金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家风味点心 笋粄烹饪工艺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及要求、烹饪器具、制作工艺、 盛装、质量要求、最佳食用时间。 本标准适用于烹制客家风味点心 笋粄。
主要技术内容  4 原料及要求
4.1 原料
4.1.1 坯皮原料
木薯淀粉500克,芋头泥50克,水约250克。
4.1.2 馅料
竹笋200克,瘦肉100克,虾米6克, 冬菇10克,干木耳12克,豆干15克。
4.1.3 调味料
精盐1克,蒜蓉1克,胡椒粉1克,鱼露2克,生抽5克,老抽少许,猪油适量。
4.2 要求
4.2.1 坯皮原料、馅料、调味料应分别符合 GB 2707、GB 2721、GB 2762、GB 2763、GB/T 7900、GB/T
8937、GB/T 18186、GB/T 22106、GB/T 29343、GH/T 1013、SB/T 10134、SC/T 3204 的规定。
4.2.2 加工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4.2.3 揉粉团时加入的水温度要高(最好加开水),以保证成品有足够的韧性。
4.2.4 为保证蒸制的成品透亮,粄皮必须揉至光滑。
4.2.5 皮馅比为 10:7,捏合成型时收口要捏紧,防止露馅。
5 制作工艺
5.1 坯皮(粄皮)制作
木薯淀粉加入开水搅拌均匀,加入芋头泥揉成光滑的面团。
5.2 出剂子
将面团搓成长条形,揪出每个约20克的剂子。
5.3 馅料制作
虾米洗净,竹笋、冬菇切丁,瘦肉、木耳剁碎,豆干切粒,经过温油炒香后加入调味料备用。
5.4 成型
将每个粄皮剂子擀圆,包入馅料,捏合成半月形。
5.5 成熟
将成型的笋粄入锅大火蒸约8分钟即可。
6 质量要求
6.1 色泽
色泽洁白、晶莹透亮。
6.2 香味
馅料香味浓郁,粄皮香味清新。
6.3 口味
咸香味,笋香味、虾米香味、鱼露香味等融合渗透、互相交织,原汁原味。
6.4 形态质感
半月形,均匀一致;口感软韧、有弹性,馅料嫩滑清爽。
7 最佳食用时间
从烹制完成装盘后,至食用时间不超过15 min为宜,食用温度以60℃为宜。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
登记证号514414007848960430发证机关广东省梅州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举行学术交流培训,行业技能比赛,办理劳务输出,行业品牌认证等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陈钢文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梅州市学院路15号梅州农业学校内邮编 : 514011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