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SX 050—2019 石阡黄水粑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GZSX 050—2019 |
中文标题 | 石阡黄水粑加工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7.06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X 11 |
国民经济分类 | C149 其他食品制造 |
发布日期 | 2019年02月22日 |
实施日期 | 2019年03月01日 |
起草人 | 李霞、骆书娜、张季、黄朝友、向丽萍、王奥、王春林、张昆娴、朱丽、陈拥 军、冯箫、黎亮亮、俞宏斐、骆乾波、廖其艳。 |
起草单位 |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铜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石阡县市场监督管理 局。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石阡黄水粑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基本要求、原辅料要求、工艺流程、加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阡黄水粑的加工。 |
主要技术内容 | 7 加工要求 7.1 选料 根据各原辅料的执行标准要求进行选料。 7.2 清洗 用清水清洗糯米、黄豆,包捆叶片及谷草以除去杂质,放入网框中沥去水分。 7.3 浸泡 将糯米、大豆分别浸泡。糯米浸泡的时间以用手捻糯米能捻碎为止,大豆浸泡的时间以大豆变软、 变大且能捻碎为止。浸泡容器上方宜用盖适当遮挡,避免原料长时间暴露。 7.4 原料预处理 7.4.1蒸料 将部分清洗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笼里,大火蒸熟。 7.4.2磨粉或采购 将部分清洗沥干的糯米磨成粉状,或直接采购糯米磨粉。 7.4.3磨浆 将浸泡好的大豆加水磨成豆浆(比例约1:2),加入红糖水(红糖水需加热溶解后加入),混匀。 7.5 混匀 将蒸熟的糯米和等量的糯米粉加入磨好的豆浆,搅拌均匀。 7.6 揉制 将混匀的糯米团人工搓揉至团状,再分揉为小团状。 7.7 捆绑成型 将揉好的糯米团用箬叶叶片包裹并捆绑成方块状。 7.8 熟制 将捆绑成型的黄水粑均匀放入蒸锅中,上下各铺垫一层洁净的谷草,大火加热蒸熟。 7.9 包装 将熟制好的产品真空包装。 7.10 灭菌(或不灭菌) 将真空包装后的产品灭菌。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5200005175566348 | 发证机关 | 贵州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食品工业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人员培训,参与行业管理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王遵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贵阳市延安西路2号省建设厅大厦西楼23层 | 邮编 : 55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