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AS 005—2019 卤水 卤水中氯根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QAS 005—2019 |
中文标题 | 卤水 卤水中氯根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60.01 水质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B120 其他采矿业 |
发布日期 | 2019年12月20日 |
实施日期 | 2019年12月26日 |
起草人 | 朱琳、刘氘、石华、魏振宏、霍成玉、陶丽萍、赵玉卿、周冰、杨会娟 |
起草单位 | 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在中性或近中性的溶液中,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多余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反应生成红色铬酸银而指示终点,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氯的浓度。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均使用优级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规定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a) 硝酸:ρ(HNO3)=1.42 g/mL; b) 硝酸:0.05mol/L; c) 过氧化氢(优级纯); d) 过氧化氢(1+9); e) 氢氧化钠(优级纯); f) 氢氧化钠溶液:0.05mol/L; g) 铬酸钾(优级纯); h) 硝酸银(优级纯); i) 酚酞(优级纯); j) 氯化钠(优级纯); k) 酚酞指示剂(1g/L); l) 铬酸钾溶液 称取5g铬酸钾(g),溶于80 mL水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n)至出现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过滤,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 m)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5 mol/L 称取2.9221g在500℃~600℃灼烧1h的优级纯氯化钠(j),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n)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5 mol/L 称取8.5g硝酸银(h)溶于水,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一星期。 标定: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m)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 mL水和0.5 mL铬酸钾溶液(l),用硝酸银标准溶液(n)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橘黄色不消失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按下式计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1) 式中: c(AgNO3)—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NaC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实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5 仪器和设备 5.1 酸式滴定管:50 mL; 5.2 分析天平:感量0.1mg。 6 试样 试样保存在密封的塑料桶中。 7 分析步骤 移取稀释10倍的卤水样品10mL,置于250 mL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大约50mL〔如有硫化氢,则加入1 mL (1+9)过氧化氢(d)﹞。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k),用0.05mol/L硝酸(b)和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f)调节溶液至中性。加入1.00mL铬酸钾溶液(l),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n)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橘黄色为终点。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青海省标准化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630000521836284N | 发证机关 | 青海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开展我省标准化学术理论研究、组织标准化学术交流;开展我省标准化领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社会调查,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有关部门提供建议;组织我省的标准化咨询服务等活动。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吕海荣 | ||
依托单位名称 | 无 | ||
通讯地址 |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31号 | 邮编 : 81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