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GS 303001—2019 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残余应力图形符号表示法-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SCGS 303001—2019 |
中文标题 | 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残余应力图形符号表示法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Representation of product residual stress symbol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80.30 机械工程和建筑制图、图表、设计图、地图和相关的技术产品文件用图形符号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31 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 |
发布日期 | 2019年08月07日 |
实施日期 | 2019年08月08日 |
起草人 | 徐春广、杨东拜、李培禄、王军强、李岱松 |
起草单位 | 北京理工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安融军通用标准化研究院、西安先进应力检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新纪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仍以平衡状态存在于物体内部的应力,具有大小、方向和位置三个要素的矢量特征。产品残余应力广泛存在于工业领域中的各种构件中,对产品构件制造质量和服役(工作)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科技平行的发展,产品残余应力可以实现准确的量化无损检测和局部量化控制,为有效合理利用残余应力奠定了基础。 残余应力是产品构件性能构成的重要参数,对产品构件的强度、抗断裂性能、疲劳强度、构件尺寸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等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类似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材料硬度等描述产品材料和构件性能的重要基础参数,在产品设计阶段的图样绘制中应该给出明确的要求,以便在产品制造、验收和服役过程中对残余应力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与控制,用来进一步提升与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役的安全性。 产品应力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二是服役过程(工作时)产生的应力,这两种产生残余应力的途径,都是产品成形和存在的必然环节。 产品加工过程产生残余应力有三类:一是减材加工过程(包括:车、铣、刨、磨、镗、拉、钻、滚、插等);二是增材加工过程(包括:增材制造(或3D打印)、铸造、铸塑、热处理、涂镀、焊接、粘接等);三是变形加工过程(包括:锻、挤、冲、压、弯、喷丸、滚压和冲击等),这些加工工艺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对构件性能有重要影响,都应该在产品设计时对残余应力的有关事项进行标注和明确。 产品服役过程产生残余应力有三类:一是产品受外部静力作用(包括:挤压、拉伸、扭曲等外力恒定作用);二是产品受外部动力作用(包括:拉伸交替、直线往复、扭转变形等交变作用的疲劳过程、温度交变作用等;);三是自然状态(包括:待加工状态存放、待服役状态存放、或自然环境下存放等),这些服役作用力与残余应力共同作用对产品构件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或疲劳寿命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标准的制定是为在产品设计时对残余应力的有关事项进行明确标注提供依据。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是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图学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2395F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开展工程图学 学术交流 书刊编辑 科学普及 继续教育 技术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赵罡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006室 | 邮编 : 10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