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VEFA 01005—2020 绿叶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SVEFA 01005—2020
中文标题  绿叶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fresh-keeping of the green leafy vegetables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080.20 蔬菜及其制品
中国标准分类号  B 31
国民经济分类  A051 农业专业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06日
实施日期  2020年09月01日
起草人  乔勇进 刘晨霞 甄凤元 王晓 高春霞 陈冰洁 张怡 张宏伟 王春芳 张陈文 王庭峰 白会庭
起草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弘阳农业有限公司、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
范围  本标准对杭白菜、鸡毛菜、小白菜、生菜、菠菜、草头等6种绿叶菜进行了贮藏保鲜的田间采收技术、质量要求、贮藏前准备、预冷处理、分级包装、贮藏条件与方式、贮藏管理的要求、出库、分装、运输与销售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杭白菜、鸡毛菜、小白菜、生菜、菠菜和草头的贮藏保鲜;上海地区其他绿叶菜可以参考执行,但具体工艺参数需要依据品性与贮藏保鲜需求进行调整。
主要技术内容  3 采收时间与技术
3.1 采收时间
用于贮藏保鲜的绿叶菜采收需要在雨后或灌溉后2d-3d以后进行,雨后1d采收的绿叶菜不适宜贮藏保鲜。露天绿叶菜采收宜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夏秋炎热时期应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大棚栽培绿叶菜,夏季上午提前1个小时,下午推后1个小时,阴雨天设施栽培蔬菜可以不受天气限制。采收选择发育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符合市场目标需求的绿叶菜。
3.2 采收技术
杭白菜、鸡毛菜、小白菜、生菜、菠菜、草头等6种绿叶菜采收技术按附录A要求进行。
4 质量要求
绿叶菜采收后按要求进行分级,去除非食用部分、须根、泥土;选择叶片及叶梗硬挺、叶片饱满,叶菜的外形完好、色泽新鲜正常、无病虫害及其他折损、撕裂等机械伤。
杭白菜、鸡毛菜、小白菜、生菜、菠菜、草头等6种绿叶菜质量要求(感官指标、安全指标和分级要求)按附录B和附录C要求进行。
5 贮藏前准备
5.1 库房和周转箱消毒
绿叶菜贮藏前,对库房、周转箱等进行彻底的清扫和全面的消毒灭菌处理,消毒方法根据GB/T 29372-2012的要求,选择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对库房进行消毒。
5.2 设备检修
绿叶菜贮藏前检修所有冷藏设备,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并在绿叶菜入库前提前1d-2d开机试运行,使贮藏温度降至0℃左右。
6 预冷处理
采收后的绿叶菜应及时除去田间热。将采收后的绿叶菜,整齐有序的装入塑料筐中,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塑料筐不要覆盖任何物品,以保证预冷的效果和速率。
6.1 预冷方式和预冷时间
冷库预冷:预冷温度为1℃-3℃,预冷时间以绿叶菜菜心温度降到预冷温度为止,时间控制在10h之内。需要注意的是若采用一般冷库作预冷库用,一次入库预冷量为库容的10%-30%;若本身就是预冷库(设计要求不同于一般冷库),则无此进货比例的限制。
真空预冷:真空度700Pa-1000Pa之间,预冷时间以绿叶菜菜心温度降至1℃-3℃为止,时间控制在20min之内。
7 分级包装
7.1 分级
剔除有黄化、萎蔫、机械损伤、病虫害及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符合要求的绿叶菜按照颜色、形状、大小、质地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7.2 包装
7.2.1 袋装
预冷后及时包装,每袋装量不宜超过3kg,包装宜在2℃-6℃条件下进行。
封口包装后将同等级的绿叶菜放置在塑料周转箱内,包装内产品定量摆放整齐,每箱重量不超过20kg。
包装薄膜应符合GB/T 30768-2014的规定,塑料周转箱应符合GB/T 5737-1995的规定,纸箱应符合GB/T 6543-2008的规定。
7.2.2 散装
散装蔬菜一般整齐摆放入塑料筐中,塑料筐大小以能完全放入,不折不损为宜,一般平放和立放两种方式。平放要按同顺序层次排放,厚度不超过30cm为宜;立放一般叶朝上,以单层摆放为主。散装不宜挤压,框四周留有1cm-2cm缝隙。
8 标识
包装容器的外观应明显标识产品名称、等级、规格、产地、包装日期和贮存要求。标注内容要字迹 清晰、完整、准确。
标识内容包括绿叶菜名称、登记、产地、净重、包装日期、贮存要求和商标,企业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标识内容应准确,字迹应清晰、持久、易于辨识和识读。
9 贮藏条件与方式
9.1 入库、堆码
包装后及时入库贮藏,堆码方式和堆垛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堆垛走向及排列方式应与库内空气循环方向一致。堆垛间、堆垛与墙壁之间留0.3m的空隙,垛高离库顶0.5m-1.0m,以利于通风散热。库内预留人行通道,宽度以0.5m-0.6m为宜,以便抽样检查。按成熟度、级别、出库顺序进行摆放。切记不宜与易释放乙烯的产品混贮,尽量不与不同品性材料混贮。
9.2 记录
入库后及时记录每垛质量等级、采收和入库时间等,填写货位标签和货位图。
9.3 贮藏条件
9.3.1 贮藏温湿度
绿叶菜排湿后,一定要预冷后放置于1℃-3℃冷藏库中,相对湿度85%以上。具有良好温控条件的建议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注意冷库温度保持恒定,不能低于0℃,防止忽高忽低,造成包装表面结露或冻伤。
9.3.2 贮藏气体环境
贮藏中注意通风换气,控制冷库内CO2含量不超过12%。
9.3.2 其他注意事项
不得与有毒有害和对绿叶菜有影响的物品混贮。
10 贮藏管理要求
10.1 贮藏环境检测
贮藏期间应定时检测贮藏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如有异常情况,立刻检查维修。检测方法按GB/T 8867-2001中附录C规定执行。
10.2 冷藏库通风换气
贮藏期间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建议选择夜间或早晨外界气温低时进行,注意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内,避免引起库内温湿度的剧烈波动,库内温度一般波动范围±2℃,湿度波动范围±5%。
10.3 冷藏库定期检查
定期观察绿叶菜质量变化情况,观察绿叶菜腐烂率、病变和失重率等情况。2d-3d抽样检查1次,发病率高于2%时,检查一遍,剔除腐烂黄化的绿叶菜。检查出现病害要及时处理,不会在2%基础上累计。
11 出库、分装
根据市场需求与贮藏质量确定贮藏时间,出库前做好取样监测工作,准备好相关包装箱体材料,10月-4月期间,绿叶菜出库选择在早上9点之前或下午15点以后进行。
出库一般先外后内依次进行,出库登记完毕后,将立刻启动包装运输或销售。
出库后的绿叶菜一般不准再运回保鲜冷库贮藏。
12 运输与销售
运输过程中采用低温运输,要保证绿叶菜的温度不超过8℃,运输箱内的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冷藏车必须清洁、干燥、无毒、无污染、无异味,注意防止雨淋、防风、防晒。运输箱内绿叶菜的堆放要有一定的空隙,保证冷空气的循环,不要出现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的温度不均匀。
销售时应尽量用冷藏柜摆放,冷藏柜温度为10℃-15℃,注意随取随关,减少温度波动。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
登记证号51310000501778347U发证机关上海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行业调研、技术培训、编辑出版、会展招商、产品推介、中介咨询服务、国内外新技术交流等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吴梦秋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451号303室邮编 : 20003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