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FHT Z029—2020 山药种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TFHT Z029—2020
中文标题  山药种植技术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0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C 23
国民经济分类  A012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
发布日期  2020年05月13日
实施日期  2020年05月13日
起草人  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起草单位  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药种植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种前准备、种植过程、田间管理、采收、 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山药的种植管理。
主要技术内容  种植环境
开沟或打洞栽培: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在 2.0m 以下,土层厚 1.5m 以上的排灌方便、疏松肥
沃的的非重茬沙壤土地块;管槽栽培:要求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地块。环境质量都应符合
NY/T391 的规定。
5 种前准备
5.1 品种选择
T/TFHT Z029—2020
2
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病虫性及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山药栽子和段子的质量标准为:
直顺,光滑,健壮无病、无损伤;种用零余子的质量标准为:具本品种典型性状,个大有光泽,无损伤、
无病虫害。
5.2 块茎处理
5.2.1 晾晒
播前将用作种苗的山药块茎切段,切段长 7 cm~10 cm,质量约 100 g,切口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涂
抹并进行适当晾晒。晾晒时间,山药栽子、零余子为 7 d~10 d,山药段子 10 d~15 d,以表皮现青、
断面结干壳为宜。
5.2.2 浸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浸种 10min,或 70%代森锰锌 200 倍液浸种 15 min~20 min,
浸好后晾干。
5.2.3 催芽
把浸过种的山药段子与山药栽子分别平放排紧,上覆 3cm 厚的湿土保湿催芽;或上下覆盖湿草,
再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 25℃左右,温度超过 30℃时要及时放风。山药段子比
山药栽子早 2d~3d 催芽。芽眼萌动并突出表皮至苗长 1 cm 时即可播种。
6 种植过程
6.1 播种时期
10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 10℃时即可播种,露地栽培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
6.2 整地施肥
栽培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 3000kg~4000kg,25kg~30kg复合肥。
6.3 栽培方法
常用的栽培方法有:开沟栽培、打洞栽培、管槽栽培等。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栽培方式。
6.4 开沟栽培
按100cm的沟距整地开沟,沟宽 25~30 cm,沟深100 cm左右,挖沟时将上层土与下层土分别堆在
沟的两边,晾晒后进行回填,先将底层土整平踩实,再填下层土入沟,每填 20 cm 整平踩实一次,将
上层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 5﹕1 混合均匀后填平最后的 20cm,层层整平踩实,直到与原田相平或略低
为止。
播种时顺垄开宽 10 cm~15 cm,深 30 cm~40 cm 的沟,栽前浇足底水,按株距 20 cm~25 cm 将
栽子芽朝上平放沟中,然后覆土 10 cm~15 cm 培成垄,垄两边用脚踩实。
6.5 打洞栽培
按行距 100cm、株距 20cm~25cm 打洞,洞深 100cm~150cm,洞直径 8cm~10cm,洞内填过筛新
土或用宽 20cm 的地膜覆盖洞口并做好标记,将种茎的上端顺沟走向放在洞口上方,随即覆土起垄,垄
高 10 cm~15 cm。
T/TFHT Z029—2020
3
6.6 管槽栽培
6.6.1 管槽加工
选用内径 6cm~7cm 的塑料管或其它合适管材,加工成长 1m 的小段,并纵分为两个 U 型管槽,然
后在管槽一端距端口 20cm 处向端口斜切;在管槽的另一端至中间部位纵向打孔 6 排~8 排,每排4 孔,
孔径 1 cm,孔间距 3 cm。
6.6.2 栽培
土壤解冻后,按宽 30cm~40cm、深 50cm~60cm、间距 120cm~150cm 开沟,将管槽按 20cm~25cm
间距、30°角的斜度均匀摆放,使切口上端平齐。然后回填土层约 30cm,踏实;将余下的一半土与腐
熟的有机肥充分混匀后,填平栽培沟并作好标记。栽植时,沿标记行开沟,找到管槽,浇透底水,将种
茎平行放于管槽上部,覆土做垄,垄高 10 cm~15 cm。
7 田间管理
7.1 植株调整
山药苗长约30cm时,保留1个~2个健壮主蔓,并去除主蔓基部1.5 m以下的侧枝;及时摘除不作种
用的零余子花蕾。
7.2 搭架引蔓
当山药茎蔓长 25 cm~30 ㎝ 时,及时引蔓上架。支架高度 120 cm~150 cm,尽量增大上部开张
度。注意在搭架时,不要将架材插在栽培垄上。
7.3 中耕除草
幼苗出土后以及雨后或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要浅,避免损伤种茎及藤蔓、茎叶。
7.4 肥水管理
苗高 30cm~50cm 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第二次在块茎盛长初期,每次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500kg,
复合肥 25 kg~30kg。山药生长后期,可用 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山药块茎生长盛期须保
持土壤表面湿润,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7.5 病虫害防治
7.5.1 主要病虫害
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叶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斜纹夜蛾、叶峰等。
7.5.2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
7.5.3 防治方法
7.5.3.1 农业防治
T/TFHT Z029—2020
4
选用抗(耐)病品种,实行 2~3 轮作换茬,精耕细作可增加对越冬虫蛹的破坏,减轻虫源;增施
有机肥,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除草、清洁田园,合理肥水,用零余子(山药豆)繁殖更新老栽子,采用
打洞栽培、管槽栽培、轮换定植沟、高支架等方法来减轻病虫危害。
7.5.3.2 物理防治
日光晒种,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等。
7.5.3.3 生物防治
应用潜蝇姬小蜂,喷洒0.5%楝素杀虫乳油800倍液,1%苦参碱1200倍液防治虫害。
7.5.3.4 化学防治
农药的选择、使用和残留都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和GB 12475
的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炭疽病:发病初期用 25%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
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根腐病:发病初期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噁霉灵水剂 700 倍液喷雾或喷淋
根基部。发病重的地块每亩用70%噁霉灵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4kg拌入50kg细土均匀撒施在播种沟
内。
斜纹夜蛾:4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
叶蜂:20%的氰戊菊酯乳油2000 倍液喷雾防治。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优质农产行业协会
登记证号51150800MJ00471660发证机关巴彦淖尔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区域特色化,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广,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搭建,组织开展政策宣讲。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郝帅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国泰集团3楼3001室邮编 : 0150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