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FHT Z035—2020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TFHT Z035—2020 |
中文标题 |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1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 25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8 草种植及割草 |
发布日期 | 2020年05月13日 |
实施日期 | 2020年05月13日 |
起草人 | 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饲草站 |
起草单位 | 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饲草站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紫花苜蓿种植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种前准备、种植过程、田间管理、采 收、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紫花苜蓿的种植管理。 |
主要技术内容 |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秋眠性 苜蓿的秋眠性(fall dormancy)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即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 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的变化。由于在短日照条件下不同类型苜蓿对低温反应明显不 同,将南方类型苜蓿称为非秋眠的(一般在7级一9级),而北方类型品种称为秋眠的(一般在1级一6 级)。 4 种植环境 紫花苜蓿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十分严格,最适宜在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中 性或微碱性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土壤的pH值在7-8之间,可溶性盐分在0.3%以下,地下水位不应低于1 m。 5 种前准备 5.1 种子选择与处理 5.1.1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用抗干旱、耐盐碱,抗寒性强、优质高产、蛋白质含量高,秋眠性在3-5级,已通过 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种,如国产品种中苜系列;国外品种金皇后、阿尔岗金、先锋、WL324等品种。河 套地区宜选择金皇后、阿尔岗金、中苜系列。 T/TFHT Z035—2020 2 5.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经过清洗,以去掉杂质、秫子等,种子的净度及发芽率应达到85%以上,并在阳光下晒 2d-3d,以打破休眠,提高出苗率。当年收获的种子当年秋播时,种子必须曝晒3d-5d,或按1份种子加 1.2-1.5倍沙子混合,放在碾子上碾20-30转,也可将种子用50-60℃温水浸泡0.5 h-lh后晾干播种。同 时取老苜蓿地里的表层以下湿土3份与苜蓿种子2份混合,均匀播入土壤,以达到根瘤接种的作用。包衣 种子播前种子不处理。 5.2 整地与施基肥 整地要求达到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可采取翻耕-耙平耙细-播种-镇压的方法, 耕深应在20cm以上。低洼盐碱地要挖好灌溉及排水沟,以利灌溉洗盐。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使用品 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合肥为主。在中等偏下地力条件下,每667m 2 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 kg-3000 kg,磷(P 2 O 5 )9.6 kg-14.4 kg (折合过磷酸钙80 kg-120 kg),氮(N)4.6 kg-11.5 kg (折 合尿素10 kg-25 kg);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80mg/kg时增施钾肥(K 2 O)3.3kg-4.3kg (折合硫酸钾 10kg-25kg)。或每667m 2 施苜蓿专用肥45kg-55kg。 6 种植过程 6.1 播种时期 6.1.1 顶凌播种 在5cm-10cm表层土壤已解冻,深层土壤未解浆,表层土壤地温5-7℃时播种。一般在3月15日到3月 底之间进行。 6.1.2 春播 一般在4月中、上旬进行。春季土壤墒情好或能采取灌溉措施的地方可春播。 6.2 播种方式 6.2.1 条播 开沟溜种。行距为15 cm-20 cm。播后覆土镇压。 6.2.2 撒播 平整土地后均匀撒种,耙耨覆土、镇压。 6.3 播种量和播种深度 条播量为0.67 kg-1 kg/667m 2 盐碱地适当增加20%-50%播量。撒播增加20%播量。播种深度以1.0 cm-2.0 cm为宜。水分条件好宜浅,水分条件差宜深;粘土地稍浅,沙土地稍深。 7 田间管理 7.1 水肥管理 7.1.1 施肥 T/TFHT Z035—2020 3 适时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每667m 2 施磷酸二胺10 kg左右,或过磷酸钙30 kg/667m 2 左右。每年返 青或收割后条施、穴施,最好结合灌溉进行。 7.1.2 灌溉与排水 7.1.2.1 灌溉 苗期0 cm-20 cm 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70%时须进行灌溉保苗。每次收割后视土壤墒情进行灌 水。土壤墒情低于播种墒情要求时,可进行灌溉。入冬上一次封冻水。返青期和分麋期各灌一次水。 7.1.2.2 排水 苜蓿耐旱怕涝,苜蓿地一旦出现24h-35h的积水,会造成苜蓿根系大量死亡。夏季高温多雨,土壤 积水必须及时排除。 7.2 除草松土 7.2.1 物理除草与松土 幼苗期、返青后、每次收割后进行中耕除草,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早春土壤解冻后,苜蓿未萌发之 前进行浅耙松土,提高地温,促进发育,利于返青。 7.2.2 化学除草 播前杂草较多地块,首先用盖草能等茎叶处理剂消灭杂草,然后深翻耕,结合耙地10天后播种。) 7.3 病虫害防治 7.3.1 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使用 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 4285和GB/T 8321 (所有部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 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应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各 农药品种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7.3.2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虫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降低病虫源数量。 7.3.3 物理防治 7.3.3.1 除杂 早春返青前或每茬收割后,及时消除病株残体于田外;生长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用火烧掉。 7.3.3.2 增肥 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7.3.3.3 诱粘 用25cm*30cm的黄板,每667m 2 挂25-30块。 7.3.3.4 诱杀 T/TFHT Z035—2020 4 利用高压汞灯或诱杀剂诱杀成虫。 7.3.4 化学防治 7.3.4.1 病害 7.3.4.1.1 锈病 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喷雾。 7.3.4.1.2 白粉病 用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7.3.4.1.3 虫害 7.3.4.1.4 蓟马 用40%氧化乐果乳油加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7.3.4.1.5 甜菜夜蛾 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 7.3.4.1.6 棉铃虫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辛氯乳油1000倍液喷雾。低龄幼虫用Bt制剂200倍喷雾防治。 8 采收、贮存 8.1 刈割 8.1.1 刈割次数 春播苜蓿当年可收割3-4次,夏播可收1次,秋播当年不收割。第二年开始可收割4-5次。河套地区 当年可收割1次(一般不收获),第二年可收割2次。 8.1.2 收割期 第一茬苜蓿以现蕾盛期至始花期收割最佳(即整块地开花率在10%以前收获)。第一次刈割后,每 隔30d-35d收割一次。最后一次刈割应在9月末前进行,留有30d-40d的生长时间,有利于越冬和第二年 高产。 8.2 收割方法 8.2.1 机械收割 大面积种植宜采用小型或大型收割机收割。 8.2.2 留茬高度 刈割留茬4 cm-5 cm。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7 cm-8 cm。当年种植苜蓿,植株达不到留茬高度时, 不刈割。冬季严禁放牧。 8.3 晾晒 T/TFHT Z035—2020 5 应选晴好天气刈割,机械收割完毕,就地晾晒,每24小时翻动一次,待水分减至50%左右时集成小 堆,任其风干。遇阴雨天气时,应覆盖草苫或塑料布防雨,待大晴时再翻晒,直到干燥为止。 8.4 打捆 在晴天阳光下晾晒2-3天,苜蓿含水量在18%以下时,可在晚间进行打捆,以减少叶片的损失及破碎。 在打捆过程中,不能将田间的土颗粒、杂草和腐草打进草捆里。 8.5 贮存 草捆打好后,应尽快将其运输到仓库里或贮草坪上码垛贮存。码垛时草捆之间要留有通风间隙,以 便草捆能迅速散发水分。底层草捆不能与地面直接接触,以避免水浸。码垛时,垛顶要用塑料布或防雨 设施封严。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优质农产行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50800MJ00471660 | 发证机关 | 巴彦淖尔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区域特色化,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广,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搭建,组织开展政策宣讲。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郝帅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国泰集团3楼3001室 | 邮编 : 01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