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ZGY 004—2017 桐梓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团体标准-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TZGY 004—2017 |
中文标题 | 桐梓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团体标准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5 水果种植 |
发布日期 | 2017年11月01日 |
实施日期 | 2017年12月01日 |
起草人 | 屠林孝、钱容、王 方、吴红娟、陈 顺、吴通、赵英启、令狐褔涛、韩先怀 |
起草单位 | 桐梓县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桐梓县农牧局果蔬工作站、桐 梓县市场监管局。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柑桔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育苗、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 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藏与运输。 |
主要技术内容 |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3.1.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17℃以上,以 18℃~23℃为佳,生长期气温下降到 12℃以下或超过 40℃时不利正常生长,≥10℃ 积温 5500℃~6000℃以上,≥12.5℃年有效积温 2500℃~3500℃。年降雨量 1000mm,RH 要求 75%,无霜期 250d~300d。 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3.1.2 土壤条件 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 值 5.5—7.0 的微酸性至中性,富含有机质,含有石砾的沙质 红壤或黄壤为宜。土层深厚≥80cm、可耕土层达 60cm 以上;有机质含量≥1.5%、以≥3%最佳;地下水位 1.0m 以下、土 壤相对含水量 60%~80%最宜。应符合 NY/T391 的规定。 3.1.3 水源条件 应选择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对水造成污染的工厂、矿山。灌溉用水不能有污染物, 特别是汞、铅、铬、镉、苯、氰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标。应符合 NY/T391 的规定。 3.1.4 大气条件 产地及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污染源企业, T/TZGY 004-2017 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也不得有烟尘和粉尘。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3.1.5 光照条件 选择光照充足,散射光多的地区建园,光照过强或太弱都不宜,要求年日照时数为 1200h~1500h。 3.1.6 环境条件 园地周围 5km,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20km 内不能有工矿污染源。有马尾松、茶、杜鹃等生长的地方,可考虑建立 柑桔园。海拔高度以 1000m 以下为限,600m 为宜。 3.1.7 地形地势 一般以东南坡和西南坡最好,北坡不宜种植柑桔或平地建园为最佳,坡度在 25°以下为宜,尤以 5°~20°的 缓坡最好。 3.2 园地规划 园地规划的内容包括平地规划、梯地规划、土壤改良、综合系统、附属建筑等。 3.2.1 平地规划 平地种植区内规划种植小区,每小区面积不低于 50×666.7 ㎡,小区平均按 5.0m×5.0m 的株行距挖定植坑,坑 的宽深均≥0.8m,以 1.0m 的宽深为限。 3.2.2 梯地规划 梯面宽 2.5m~4.0m,壕沟宽 1.0m、深 1.0m,梯面内壁挖深 10m~20 ㎝、有 20 ㎝~30 ㎝宽的背水沟,垒好边 埂,梯面外高内低,向内倾斜 5°~7°。 3.2.3 土壤改良 新建园地每 m3填压绿肥或有机肥 50kg,拌石灰 1.5kg~2.0kg,钙镁磷肥 1.5kg,压绿材料应与石灰、磷肥、 泥土拌匀进行改良。 3.2.4 综合系统 园地内道路系统主干道宽 4.5m、支干道宽 3.0m、操作便道宽 2.5m;肥料无害化处理系统每 50×666.7 ㎡配备 1 个;集雨系统每 100×666.7 ㎡配置 50m3水池 1 个、5~10m3小水窖 10 个;沟渠管网系统要求每个小区与整片基地配置 排灌沟渠,相互连通,沟宽 40cm~60cm、沟深 80cm~100cm;防护林系统的防护林带选用针叶、阔叶常绿或落叶树种, 如松、杉、香樟等。 3.2.5 附属建筑 集中建园面积在 100×666.7 ㎡以上的,需要建设管护人员住房、投入品仓库、采收整理场地。建园面积在 1000×666.7 ㎡及以上的需要建设产地交易市场、产地保鲜库、停车场以及年度美丽乡村赏花采果节庆的餐饮、住宿办 公场所等。 3.3 品种与砧木选择 3.3.1 品种选择 主栽种选择椪柑、柚类等,辅栽种选择金橘、宽皮橘类等。新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引种观察、筛选确定后用于 配套更新。详见附录 D.1。 3.3.2 砧木选择 柑桔嫁接苗主要以枳作砧,不宜用红桔为砧木。调入柑桔的砧木需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条件。 4 育苗 4.1 苗木质量 品种纯正、砧木优良、嫁接口愈合良好,无严重机械伤。主干正直且节间短而粗壮,叶色浓绿,叶片肥厚且有 光泽;苗木根系发达、完整,主根及根颈处无扭曲、折叠现象,有 3 条以上侧根,须根较多;无柑桔黄龙病 Citrus yellow shoot disease 等检疫对象;苗龄为 2 年生嫁接苗,地面上 10cm 处地径干粗 0.8cm~1.0cm,株高 40cm~60cm,有 3 个~ 4 个分枝。 4.2 育苗时间 柑桔苗木的育苗方法主要是嫁接育苗。有苗圃育苗和高接换种两个方式。春季枝接 3 月~4 月为主,秋季芽接 9 月~10 月为辅。应符合 NY/T 971、NY/T 975 的规定。 4.3 育苗方法 4.3.1 砧穗组合 枳砧适合的接穗有宽皮橘、甜橙、金柑等。 4.3.2 嫁接技术 春季枝接以切接和劈接为主要形式,选用无病、成熟枝条,接穗长 10cm~15cm;秋季芽接以单芽接和单芽枝腹 接为主要方式,芽体露出包扎口。应符合 NY/T971 的规定。 5 定植技术 T/TZGY 004-2017 5.1 定植时间 栽植时间以 3 月~4 月萌芽前为佳,各级枝梢(春梢、夏梢、秋梢)自然停长阶段带土移植 亦可。以选择无风阴天栽植为宜。 5.2 定植密度 建议株距 2.0m~3.0m,行距 4.0m~5.0m,每 666.7 ㎡ 44 株~83 株。计划密植和超密植的株行距根据实际自定。 5.3 定植方法 定植方式以穴栽为主 (坡度>25°时定植穴采用鱼鳞坑的方式)。栽植前挖定植穴,穴长宽深均≥0.8m;每穴 施入腐熟的畜禽粪便或其它有机肥 15kg~40kg,与熟土分层回填于穴内至地表下 20cm 处,最后用心土回填并高出原地 表 30cm。苗木栽植前要求将根系舒展,填土踏实,苗木嫁接口露出地表 10cm~15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当风口定植 的苗木设立支柱,定植后要做出树盘并覆盖。从起苗至定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10d。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每年对园中的灌木杂草进行 1 次~3 次刈割,对树盘中耕 2 次~3 次。幼树树盘直径 1.0m 范围内连续中耕除草, 并进行地面覆草或种植豆科作物。可套作西瓜、花生、蔬菜、绿肥,雨季过后,及时中耕。在秋冬季节进行改良土壤, 栽后 1~2 年完成。 6.2 施肥管理 6.2.1 选择依据 选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等。使用叶面肥应已在农业部登记注册,人畜粪尿 等需经 80℃以上高温发酵 7d 以上充分腐熟。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应符合 GB18877、NY525、NY884、NY/T394、NY/T 1868 等的规定。 6.2.2 施肥方法 6.2.2.1 根际施肥 6.2.2.1.1 幼树施肥 以主干为环状施肥,树盘大小与树冠相当,内浅外深,深约 20cm~30cm。 6.2.2.1.2 结果树施肥 成年树可用条沟、环状沟或穴施,顺行向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下挖沟,沟深 30cm~40cm。圈肥、堆 肥宜深,有机肥可浅,施后覆土。 6.2.2.1.3 盛果树施肥 10n 以上的结果树主要是地表施肥及根外追肥,施肥深度要求 40cm~50cm,以不伤大根为原则,对 浮于地表 30cm 内的须根应结合中耕、施肥及时挖掉。 6.2.2.2 根外施肥 叶面施肥应根据柑桔生长结果和肥料而定,使用浓度视气温、空气湿度以及叶、果等器官幼嫩程度 而异。夏季宜早、晚或阴天喷洒。喷施 0.2%~0.3%尿素或 0.2%~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以保果。 采摘前 40d 应停止叶面施肥。 6.2.3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6.2.3.1 施肥时期 全年施肥五次。第一次为萌芽肥、第二次为花期肥、第三次为壮果肥、第四次为采果肥、第五次为 基肥。 6.2.3.2 施肥量 施肥量依土壤肥力条件、肥料特点和枝梢与结果多少确定。第一次至第四次施肥量占全年的 40%, 第五次施肥量占全年的 60%。对结果少抽梢多的应少施,结果多抽梢少的树应多施。幼龄树氮、磷、钾 用量之比为 1:0.8:0.8,成年树追肥氮、磷、钾用量之比为 1:0.7:1.2。初果期控氮增施钾肥。盛 果期每年每株施尿素 1.5kg~2.0kg、过磷酸钙 2.0kg~3.0kg、硫酸钾 2.0kg~3.0kg。全年单株追肥用 量和全年追肥总用量见表 1、表 2。 表 1 全年单株追肥用量参考表 种类 数量(kg) 种类 数量(kg) 种类 数量(kg) 人粪尿 30 草木灰 2 猪牛粪尿沼液 50 木碳灰 1 尿 素 0.4 硫酸钾 0.2 菜子饼 3 茶子饼 14 钙镁磷肥 0.3 表 2 全年追肥总用量参考表 主要成分 种类 用量(kg) 主要成分 种类 用量(kg) 含氮肥 猪牛粪尿沼液 100 含钾肥 草木灰 6 人粪尿 75 木碳灰 4 尿 素 0.8 硫酸钾 0.5 菜子饼 6 含磷肥 过磷酸钙 1 茶子饼 28 钙镁磷肥 3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水 萌芽展叶期、开花期、幼果膨大期。土壤的田间持水量要达到 60%~80%。 6.3.2 控水 夏梢抽发期、采果期(采前 20d 应控水)、秋冬季应适当控水。 7 整形修剪 7.1 整形 1a~7a 树形是主干形、7a~15a 改造为变侧主干形或保持、15a 后一直保持自然开心形。 7.1.1 主干形 定植后,选择 1 个饱满的芽、离地 40cm~60cm 处定干,当年抽生 4~5 根枝条,一般枝梢 1、2 势 力比较弱,3、4、5 比较强,将 3、4 疏去,留 1、2、5,1、2 作为第一层主枝,5 作为中心干延长头继 续发枝。7a 内每年都按类似方法修剪,就会形成主干形树形。 7.1.2 变侧主干形 保持主干树形到 7 龄时,柑桔树已进入盛果期,这时就可落头,疏去最后形成的结果枝,此时即形 成变侧主干形。再过 2a~3a,继续疏去一个主枝,以后在第 4a 到第 5a 之间疏掉 1、2 个最先形成的临 时结果枝。 7.1.3 自然开心形 树龄达到 15a 时,树势逐渐开始缓和,要尽量使柑桔树留有较少的负枝量。而此时通过以上整形修 剪已经形成了两大主枝或三大主枝合理分布,即形成开心形,且这些主枝全部分布在 1.2m~2.5m 之间, 以后可一直保持此种树形。 7.2 修剪 柑桔树四季均可修剪,结合生长时期进行修剪、根据树龄进行修剪。 7.2.1 春季修剪 7.2.1.1 第一次春剪 剪除细弱枝、下垂枝、密生枝、干枯枝、交叉枝、病虫枝。对长果蒂枝适当短截,对短果蒂枝进行 剪除;对树势衰弱的应当短截;对树冠郁闭的应疏除大枝,促使树体既通风又透光;对上年抽生较多的 夏、秋梢营养枝按“三三三制”(即短截 1/3 较强的,疏去 1/3 长势衰弱的,保留 1/3 长势中庸的)处 理;对已经受冻的柑桔园,应当暂缓修剪,应待新芽萌发后,从发芽处修剪,剪除干枯枝,密生枝。 7.2.1.2 第二次春剪 在柑桔显蕾期进行花前复剪,以花定剪,以剪定产。重点剪除无叶花枝,丛状花蕾枝,短截长果枝; 在花量大的年份多疏剪花枝和花蕾,多留春梢,摘除露头花,畸形花;在花量小的年份,多剪除营养枝, 多疏除春梢,尽量保留花蕾花枝。 7.2.2 夏季修剪 7.2.2.1 第一次夏剪 主要通过抹芽控制早夏梢萌发和生长,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同时短截落花落果枝,疏除无 叶枝,对春梢留 15cm~20cm 短截,促发晚夏梢(又称早秋梢),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 7.2.2.2 第二次夏剪 对所缓放的新梢留 20cm~25cm 摘心,每个基枝保留 2~4 个壮梢,多余的疏除,以减少养分消耗, 促进果实发育。 7.2.3 秋季修剪 对早秋梢留 20cm 摘心,促进老熟。晚秋梢全部抹除,以防受冻。 7.2.4 冬季修剪 对柑桔园进行清园修剪,剪除病虫枝和干枯枝,以减少翌年病虫源。 7.2.5 幼树修剪 幼树期对树冠培养定型,通过增施基肥及施氮肥促发新梢,并有目的地抹掉密集病芽、短截所抽发的旺盛营养枝、 撑开紧凑壮枝、剪去病虫弱枝,以减少消耗,促进主要枝梢抽发伸长。 7.2.6 结果树修剪 在春梢萌发前进行,剪去病、虫、弱枝和生长过于茂密荫蔽的枝梢(一个节上长出的根枝条的采取“三抽一、五抽 二”方法剪除),剪除及短截徒长枝的纤弱部分等。辅助修剪是在疏果时剪去部分无用的带果枝等;对开花过多的进行 疏花;剪掉受病虫危害严重的枝梢,特别是对雨水集中时节萌发的被潜叶蛾、蚜虫等危害太重的枝梢剪截;夏、秋、冬 季萌发的发黄而瘦弱的枝梢也应剪除。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剪除过密枝、病虫枝、重叠枝、萌蘖枝、徒长枝等,其它时期 不作特殊修剪。 7.2.7 盛果期修剪 修剪原则是“上重下轻、外重内轻,远看不露架、近看点点花”;强树轻剪、弱树重剪。从幼年结果开始,做 到不断轮换更新枝组和小枝。枝条密生部位全部疏除,空虚部位可进行短截培养结果枝。衰退侧枝和下垂枝上的徒长枝 可作更新枝,并回缩其上生长出的侧枝。 7.2.8 衰老树修剪 早期衰退树采用“轮换更新”的原则,分 2n~3n 回缩骨干枝;衰退老树,则应一次性更新,将主干和主枝全 部短截到有新枝发生的部位,重新形成树冠。 7.2.9 大小年修剪 7.2.9.1 大年树修剪 大年树要重剪。是指春季修剪时,针对上年结果少抽生秋梢量大的树,估计当年结果多,在修剪时应多剪部份 秋梢段,留春、夏段枝条抽发新梢,也可将部份枝条在一至二年生处回缩复壮。对内膛、下部已无枝条的大枝应在大年 将 1/5 或 1/6 的枝条进行回缩,为使树冠紧凑,大枝回缩应在分枝处五寸左右锯去,使其抽生强壮的新梢。对枝梢已抽 生强壮枝梢的应在强枝处将前端弱枝剪去。 7.2.9.2 小年树修剪 小年树要轻剪。是指上年结果多,抽发秋梢少的树,对这类树一般只剪枯枝、病虫枝及过密枝,以保证足够的 枝梢结果。 8.花果管理 合理的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特别是进入盛果期的柑桔园,为了达到优质高产、促进柑桔连年稳产,延长树体 经济寿命,一定要做到适当留果定果。 8.1 叶果比控制 将叶果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优质丰产的保障措施之一。一般柑桔类叶果比按 25:1 为宜。中晚熟温州 蜜柑 20~25:1、特早熟温州蜜柑以 25~35:1、甜橙 30~50:1、柑和桔 40~60:1、小叶宽皮柑桔和脐橙 50~60:1、蜜橘 60~70:1、本地早 70~80:1、柚类 200~250:1 为宜。 8.2 结果数控制 根据品种、地力、树势和目标产量控制留果数。椪柑目标产量控制在 2500kg~3000kg;柚类每株留果 80~100 个为宜,最多不超过 120 个。 8.3 疏花疏果 雨水自然疏花与人工辅助疏花是最早的花果管理,在经过 5 月~6 月两次生理落花落果后,7 月~8 月定果前, 还要人工疏果两次。当幼果长到豌豆大时,进行第 1 次疏果,主要疏去小果、病虫果、畸形果。一般按树势承受能力的 1~1.5 倍留果,果实长到拇指大时,进行第 2 次疏果,此时疏果要求保留的果实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8.4 保花保果 在花蕾期树冠选择喷 0.1%绿芬威叶面肥或 0.1%硼砂或 0.2%钼酸铵喷第 1 次,用 0.2%磷酸二氢钾+0.3%尿 素混合后喷树冠第 2 次(每隔 7 d 喷 1 次);花谢 3/4 时用适量的防落素加赤霉素溶解后喷树冠;生理落果期用细胞激 动素(BA)1 g 兑水至 200mg/L,于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涂果蒂 1 次,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再涂果蒂各 1 次。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9.1.1 主要病害 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癌肿病、褐斑病、赤衣病、锈病等。 9.1.2 主要虫害 蚧壳虫、红蜘蛛、角肩蝽、大实蝇、小实蝇、花蕾蛆、蚜虫等。 9.2 防治原则 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开展物理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辅以生物 和化学防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证农药残留量符合规定标准。重大病虫害爆发时,使用过化学农药或接近采 摘期使用生物农药的,只允许作一般产品销售,不允许作为绿色食品贴标销售。 9.3 防治方法 9.3.1 植物检疫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苗木调运和处置。应符合 GB 5040 的规定。 9.3.2 农业防治 9.3.2.1 选用健壮种苗 选用健壮、无有害生物危害的种苗。应符合 GB5040 的规定。 9.3.2.2 增强树势 合理施肥,促使柑桔生长健壮;合理培养树冠;冬季清园,翻土 8.0cm~15cm,树干刷白(配方为熟石灰 5.0kg、 食盐 0.5kg、石硫合剂 0.4kg、水 40kg)。 9.3.2.3 人工防治 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工作做好杂草、落叶、病残体以及各种害虫的越冬虫囊、虫体的清除,并进行 深埋处理,减少病虫源。 9.3.3 物理防治 9.3.3.1 食物源诱杀 用食物源加药物组成诱剂,诱杀柑桔大实蝇、柑桔小实蝇等。 9.3.3.2 性诱剂诱杀 用专性性诱剂诱杀害虫。 9.3.3.3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用电源式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柑桔凤蝶、金龟子、天牛、潜叶蛾、食心虫、玉蝶、叶蝉 等多种害虫。电源式频振式杀虫灯平地果园 3.0hm2(山地果园 2.0hm2)安装一台;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平地果园 6.0hm2 (山地果园 5.0hm2)安装一台。 9.3.3.4 色板诱杀 在 3 月份后,每 666.7 ㎡挂 20~25 张黄板、20~25 张蓝板,高度在柑桔的中上部树枝上,诱杀橘蚜、矢尖蚧 成虫、花蕾蛆成虫、黑刺粉虱、柑桔粉虱、潜叶蛾、蓟马等害虫。色板 1 个月更换 1 次。 9.3.3.5 银膜趋避 在柑桔园行间铺幅宽 1.0m 的银灰膜或悬挂 0.3m~0.5m 的银灰膜条趋避蚜虫。 9.3.4 生物防治 9.3.4.1 保护天敌 保护和利用赤眼蜂、草蛉、瓢虫等天敌,控制柑桔凤蝶等多种害虫。 9.3.4.2 生物药剂 选用 Bt、天然除虫菊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苦参碱、印楝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详见附录 B。 9.3.4.3 投放天敌 有条件时,每年 4 月中旬到 8 月上旬分别投放胡瓜钝绥螨等捕食螨每亩(667 ㎡)100 袋,树冠直径在 1.5m 左右的每株在中部挂 1 袋,捕食柑桔红黄蜘蛛和锈壁虱;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飘虫等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 眼蜂防治卷叶蛾等。 9.3.5 化学防治 9.3.5.1 防治药剂及防治方法 柑桔病虫害发生初期和大爆发时,建议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但是该批次果实只能做无公 害食品销售。见附录 A。 9.3.5.2 主要病虫害防治适期 应掌握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虫害掌握在幼虫孵化高峰期或幼虫低龄期进行。 9.3.5.3 柑桔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柑桔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见附录 C。 10 采收与包装 10.1 果实采收 10.1.1 采收要求 采收前 20d 应停止灌水,喷水。采收期间遇霜、露、雨、水和雾天不能采摘,大风大雨后应停 2d 以上采收。 在晴天的上午或阴天,对同等成熟度果实,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采收前指甲应剪平,从树冠外到内,由下而上依次采收, 采收时轻采、轻放,用两剪法采收果实。盛果容器清洁卫生、不能割伤或刺伤果皮。应符合 NY/T 716、NY/T2389 的规 定。 10.1.2 采收标准 采收期应根据柑桔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每年气候影响导致成熟期的不同和果实用途而定。一般要求果面着色率 达到 70%、可溶性固形物达到该品种应有的标准时才能采收。不宜早采和用催熟剂处理果实。应符合 NY/T 716 的规定。 10.2 果实包装 单果包装为佳。包果材料应为食品级绿色认证材料,要求清洁无污染,质地柔软。果品装箱应排列 整齐,内用清洁、无毒的柔软物衬垫。果箱最好用瓦楞纸箱,要结构牢固适用,干燥,无霉变、虫蛀和污染。每批包装 箱规格应一致,采用 500mm×320mm 或 480mm×320mm 规格,每箱净重不超过 20kg。纸箱上还应标明品名、等级、毛重、 净重、包装日期和产地。应符合 NY/T658、NY/T1778 的规定。 11 贮藏与运输 11.1 果实贮藏 采果后,要进行预贮,用竹筐按不同等级分装,进入简易中转贮藏库内,自然发汗 4d~7d 后,剔除机械伤果、 腐烂果,进行单果包装后,再进入保鲜库或气调库。预贮时间通常以手捏果皮略有弹性为宜,橙类预贮 2d~3d,失水 3%以内即可,宽皮柑桔预贮 3d~5d,失水 3.0%~5.0%为好。冷库贮藏经 2d~3d 预冷后达到甜橙类 3.0℃~5.0℃、宽皮 柑桔类 5.0℃~8.0℃、柚类 8.0℃~10℃,同时保持相对湿度是甜橙 90%~95%、宽皮柑桔类及柚类 85%~90%。果品贮 藏期不允许使用其它防腐保鲜药剂。应符合 NY/T1189 的规定。 11.2 果实运输 按标准分级装箱(盒)后,汽车外运的装运舱要清洁、干燥、无污染、无异味,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快装、 快运、快卸,严禁日晒雨淋,严禁乱丢乱掷,如有水运时要采取防水措施。外运需办理植物检疫证明等。在包装运输 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挤压果实或污染。长途运输宜采用冷藏运输工具,最适温度甜橙 3.0℃~5.0℃、宽皮柑桔 5.0℃~ 8.0℃、柚类 8.0℃~10℃。应符合 NY/T1056 的规定。 12 质量要求与果品溯源 12.1 质量要求 应符合 NY/T1190 的规定。质量要求标准见附录 D。 12.2 果品溯源 对园内生产者和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包装、抽样和标识。有条件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查询,需 要记载果树营养诊断数据和施肥及矫正方案,确保从生产源头上控制果品产量质量。需要建立农药肥料管理制度、生产 档案记录制度、产品销售登记制度,档案记录保存至少二年以上。应符合 NY/T 896、NY/T1761、NY/T 1762 的规定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桐梓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520322MJY133875X | 发证机关 | 桐梓县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行业行内交流、农业政策普及、产销联动。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陈顺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桐梓县河滨北路法院街玉龙大夏21-3 | 邮编 : 563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