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SSMT 201—2019 桃园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YSSMT 201—2019
中文标题  桃园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in peach orchard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52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0日
实施日期  2019年10月10日
起草人  堵墨、华曹杰、沈斐、王正耀、高寒、周波、虞华雄、马晓锋、王汝艳、金唯新、朱瑜超、吴琳琳、万成东等。
起草单位  无锡市惠山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无锡阳山水蜜桃有限公司、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农业服务中心、惠山区玉祁街道农技站、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农业服务中心、无锡市阳山水蜜桃产业研究所、滨湖新区农业农村局。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桃园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园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策略及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各生产基地和成员单位及授权生产单位桃园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5114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NY/T 2685 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NY/T 2039 梨小食心虫测报技术规范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别称梨小蛀果蛾、东方蛀果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
属鳞翅目 Lepidoptera、卷蛾科 Tortricidae、小食心虫属Grapholita Treitschke,是危害桃、苹果、梨、李、杏、海棠、樱桃、杨梅、枣、枇杷等果树的重要杂食性蛀果害虫。
属鳞翅目、卷蛾科、小食心虫属,是危害桃、苹果、梨、李、杏、海棠、樱桃、杨梅、枣、枇杷等果树的重要杂食性蛀果害虫。
3.2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指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虫能力,在必要时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3  性信息(sex pheromone)
昆虫成虫分泌和释放的,对同种异性个体有引诱作用的信息化学物质。 
3.4  性诱剂(sex attractant)
昆虫成虫分泌的引诱异性的信息素,或人工合成的有类似效应的化合物。
3.5  诱芯(lure)
含有昆虫性诱剂的载体。
3.6  迷向防治(mating disruption)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或其人工合成物迷惑、干扰昆虫雌雄成虫间的正常性信息联系,使雄性成虫失去对雌性成虫的定向能力而不能进行交尾,从而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方法。
3.7  诱捕防治(mass trapping)
利用昆虫性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杀雄性成虫,改变田间雌雄成虫的性比,减少雌雄成虫的交尾概率, 从而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方法; 或利用昆虫食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杀性成虫,减少成虫数量, 从而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方法。 
4  防控策略
在保障桃果质量安全和果园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梨小食心虫的防控坚持以农业生态防控为基础、优先采用理化诱杀和生化防控技术、大发生时进行应急化学防治的策略。
5  防控技术
5.1  农业生态防控
5.1.1  合理布局果园
建立新果园时,避免桃树与梨小食心虫其他寄主果树混栽,或桃园与梨小食心虫其他寄主果园间隔3km以上。
5.1.2  杀灭越冬幼虫
果实采收前,在距离树干基部20cm处绑缚由瓦楞纸制成的诱虫带或草束、布条、麻袋片等,诱集脱果幼虫在其中越冬,冬季修剪时取下集中烧毁;或者是11月至翌年2月桃树休眠期,彻底刮除树干和主枝上的老粗翘皮,并清扫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冬季深翻树冠下的土壤20 cm以上,使在表土层中越冬的老熟幼虫深埋,不能羽化出土;也可以采用桃-鸡等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增加果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鸡的饲料、喂养,禽病防治均应采取绿色生产要求。 
5.1.3  清除虫梢虫果
4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桃园中经常检查并及时剪除刚刚开始萎蔫的桃树新梢,并集中深埋;6月中旬至8月下旬,及时摘除桃园中的虫果,捡拾落果,并集中深埋。
 5.1.4  生草涵养天敌
可采用行间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的方式,人工种草宜种植豆科绿肥(紫花苜蓿、毛苕子、箭筈豌豆、蚕豆、大豆),以及驱避和诱集植物(紫叶苏、薄荷、蒲公英、大蒜、大葱、韭菜、辣椒、花椒、洋葱、菠菜、芝麻)。种草与生草相结合,草高影响果园作业时应割刈覆盖树盘,轮流割刈,留用一部分,便于昆虫迁徙觅食聚居。
5.2  理化诱杀防控
5.2.1  果实套袋
桃树果实套袋掌握在5月中下旬完成,选用防虫果实套袋,套袋前喷施1次防治果实梨小食心虫和其他病虫害的药剂,套袋时注意扎紧袋口。
5.2.2  迷向防控
3月15日左右,桃树开花初期,在桃树中上部(从下而上垂直高度的四分之三处)枝条上悬挂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每666.7 m2悬挂33-40根或按产品说明规定使用,全园(包括幼树)均匀悬挂,同时根据迷向丝产品的持效期按时进行更换。大面积连片、连续多年使用效果更好。
5.2.3  食诱防治
春季桃树开花初期,在桃园树冠的背阴处悬挂糖醋液诱捕水盆诱杀梨小食心虫成虫。 糖醋液配比为糖:乙酸:乙醇:水=3:1:3:120。注意在糖醋液中加少许敌百虫杀虫剂。诱捕用的水盆选用直径20cm~25cm的硬质塑料盆,诱捕水盆悬挂高度1.5m左右, 每亩等距离悬挂诱捕水盆5个~10个,糖醋液10d~15d更换1次。雨后注意及时更换糖醋液。如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时,应及时补充糖醋液。
5.3  生物防控
5.3.1  赤眼蜂防治
选择当地梨小食心虫卵中的优势种赤眼蜂,用柞蚕卵或米蛾卵等中间寄言繁殖,在桃园中释放防治梨小食心虫。自每代梨小食心虫卵始盛期开始释放赤眼蜂,每隔3d~5d释放1次,每代卵期放蜂3次,每次每666.7m2放蜂30000头。
5.3.2  生物农药防治
宜使用生防真菌(如100亿孢子/克 白僵菌600-800倍液、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1000倍液、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1000-1500倍液等菌体或发酵代谢产物)、生防细菌(如320000IU/毫克 苏云金杆菌333-500倍液、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800-1000倍液)、昆虫病原病毒〔如核多角体病毒(NPV)、质型颗粒体病毒(CPV)和颗粒体病毒(GV)〕等防治梨小食心虫。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适期
5.4.1.1  成虫预测法
每年3月1日,春季桃树开花前,选用性信息素含量200ug的标准诱芯,在桃园进行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当每次成虫连续出现且数量显著增加时,表明进入成虫羽化盛期,越冬世代5d~7d后、其它世代4d~5d后即为卵孵盛期,此时即为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药剂防治适期。
5.4.1.2  幼虫预测法
在春夏季定期进行折梢率调查,夏秋季定期进行虫果率调查,剥查折梢和虫果中的梨小食心虫幼虫,采用历期法预测下一虫态发生时间及防治适期。
5.4.2  防治指标
单个诱捕器一周累计诱到成虫5头或折梢率达到3%。
5.4.4  施用方式
根据预测预报结果,采用“统一时间、统一配方、统一方法”的统防统治模式,开展全区域集中用药。
5.4.5  药剂选择
按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要求,选用绿色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应急防治,并注意交替使用、单季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等事项。推荐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安全间隔期21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2.5%联苯菊酯微乳剂1000-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000-10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000-4000倍液,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6防控记录
    详细记载防控物资购买使用情况(包括:销售单位、农药名称、含量、剂型、数量、生产厂家、登记证号、用途、使用方法等)及农业、理化等防控措施落实时间,记录资料至少保存两年以上。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
登记证号51320206509316091W发证机关无锡市惠山区民政局
业务范围普及科学种桃知识,桃树栽培科技咨询,进行水蜜桃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管理和质量的检测、监督管理。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金唯新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人民西路12号阳山镇政府内邮编 : 214155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