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JZMXH 503—2021 晨光芒容器育苗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BJZMXH 503—2021 |
中文标题 | 晨光芒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62 |
国民经济分类 | A021 林木育种和育苗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31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1月31日 |
起草人 | 李夺、张辉、高航、郝跃龙、黄茹、李金苹、时海龙、刘雪娟、石晓云、王超、胡亚琼、王亮、季啸辰、张文宾、林巧玲、王佳欢 |
起草单位 | 北京绿京华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北京华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绿普方圆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锦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文茵风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京林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晨光芒容器育苗的前期准备、分株育苗、容器苗管理、容器苗分级、出圃的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晨光芒容器育苗的生产与管理。 |
主要技术内容 | 4 育苗前期准备 4.1 母株选择 母株可为地栽苗或容器苗。选择生长健壮、株型完整、根系发达、分蘖数达2~3个的无病虫害三年生单株作为育苗母株。 4.2 基质 4.2.1 配置 基质宜用体积比为70%草炭土、15%有机肥、10%珍珠岩和5%园土混合而成。 4.2.2 杀菌 在基质混合物上洒水,用保温覆盖物进行覆盖升温,基质内部温度达到40℃~50℃,保持24小时后,摊开降至常温后方可使用。 4.3 容器 宜选用15 cm×15 cm,30 cm×30 cm的容器。 5 分株育苗 5.1 分株时期 宜在4~5月进行。 5.2 分株流程 在母株分株前2~3天,浇透水。 挖取带土球的母株,宿土保留40%左右。 对根系进行修剪,保留4 cm~5 cm。 从母株上选取3~5个分蘖的健壮萌芽栽植到15 cm×15 cm容器中,覆盖基质并压实。 及时浇透水,浇水后应使基质表面距离容器上缘1 cm~1.5 cm。 6 容器苗管理 6.1 摆放 供应春季市场的容器苗可紧密排列于低床内。供应夏秋季市场的容器苗可放置于平床或高床上,间距应不小于40 cm。 6.2 换盆 培育大规格容器苗需换盆,当15 cm×15 cm容器的分株苗达10个以上分蘖时,将植株移植到30 cm×30 cm的容器中。 6.3 浇水 移苗成活后视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适时浇水,应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宜采用微喷方式。 夏季高温,宜在上午十点前下午三点后进行浇水。 6.4 除草和松土 根据杂草滋生情况进行人工除草。松土结合除草进行。 6.5 修剪 宜在春季返青前剪除枯黄茎叶,留茬3 cm~5 cm。 6.6 施肥 在分株苗生长三个月后,进行补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 6.7 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 植株出现萎蔫、枯黄时,应检查是否有地下害虫。如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乳液500倍液灌根,视植株大小每株200 ml~500 ml。 发生锈病时,应及时剪除病叶,或使用三唑酮800倍液喷洒叶面。 6.8 越冬 越冬容器苗修剪后应于十一月底浇足冻水,用防寒物进行覆盖或覆土20 cm。三月中旬除去防寒物,浇返青水。 7 容器苗分级 8 出圃 8.1 苗木质量 8.2 出圃注意事项 出圃时应与栽植时间相衔接,随起、随运、随栽植。 搬运时应保持容器内根团完整,容器无破损。 提供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证书。 8.3 标签、包装和运输 每批容器苗应附标签。标签上印注内容:编号、种名、品种名、容器苗种类、苗龄、质量指标、标签代表的数量、起苗(装运)日期、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或对外贸易备案编号、产地、生产者或进口商、经营者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 短途运输不需包装。火车、轮船、汽车等长途运输应用带孔容器包装,并根据天气情况采取保湿措施。 8.4 检疫 销售到外省市和境外的容器苗,出圃前应根据调入地检疫机构开具的《检疫要求书》进行检疫,并开具检疫证书。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10000MJ0118569Q | 发证机关 | 北京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策划宣传、行业协调、行业调研、行业自律、专业培训、对外交流、咨询服务、承办委托、编辑专业刊物。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王超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博大路3号院5号楼112室 | 邮编 : 100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