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CA 001—202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BMCA 001—2021 |
中文标题 |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gral lifting formwork device of elevator shaft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91.2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P36 |
国民经济分类 | E4710 住宅房屋建筑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20日 |
实施日期 | 2021年12月20日 |
起草人 | 张连玉、李汉超、万永焕、齐阳阳、张林、王玉军、岳保强、姜涛、宁厚波、许良、顾玉、寇泽林、王彬、李大伟、宁轶、秦红丽、谢晓琴、王军亮、张晓亮、王甫东、徐晓飞、刘轶聆、林志华、王敬仪、马宗宝、吴玉强、董成哲、屈永吉、高慧 |
起草单位 | 山东方正建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天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以下简称电梯井装置)的装置组成、性能指标、施工要求、装置验收,维护、保养与运输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梯井装置的制作与施工。 |
主要技术内容 | 1. 对整体爬模、爬升系统、工作承重梁、立柱、爪臂和定位小盒等6个术语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2、规定了电梯井装置的组成,即由爬升系统和井道模板组成。 3、规定了电梯井装置的各项性能和指标要求。爬升系统爬升速度过慢会影响爬升效率,速度过快,会存在安全隐患,故对爬升系统升降速度做出规定。在方便施工的同时,为保证施工安全以及场地的合理布置,对堆放在平台上的荷载进行限制,特别是堆放物料的地点和存放形式,应尽可能避免集中堆放在结构受力不利的位置,而均匀布置在平台承力有利的位置。对于焊接工艺,焊接用的焊丝都应符合相关标准;对于标准件,其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所有零件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井道模板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成型性、可焊接性、可机加工性,较好的氧化效果等特点,故使用的铝合金挤压型材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6892—2015 中的AL6061-T6,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2020的有关规定。 4、规定了电梯井装置的施工要求,由于电梯井道模板是根据建筑结构施工的要求进行专项设计、生产,现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模板设计文件进行安装,因此在电梯井装置安装前必须熟悉模板设计文件,核对井道模板、配件、支撑系统的规格、品种和数量等。 4、规定了电梯井装置的制作及验收 5、规定了电梯井装置的维护、保养与运输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10000MJ0123210A | 发证机关 | 北京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领域内的协调服务、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平台搭建、出版内刊、国际交流、团体标准、咨询培训、展览展示、承办委托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牟宏磊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昌临801号27号1层112 | 邮编 : 100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