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AS 013—2021 碳化硅晶片位错密度检测方法 KOH腐蚀结合图像识别法-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ASAS 013—2021
中文标题  碳化硅晶片位错密度检测方法 KOH腐蚀结合图像识别法
英文标题  Measuring method for testing the density of dislocation in SiC crystal Combined KOH etch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methods
国际标准分类号  31-03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C398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01日
实施日期  2021年12月01日
起草人  陈秀芳、崔潆心、于金英、胡小波、于国建、徐现刚、杨安丽、朱贤龙、魏学成、赵璐冰
起草单位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范围  本本件规定了用化学择优腐蚀结合图像识别法检测碳化硅晶片中位错密度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4H及6H-SiC晶片材料中Si面位错检测及其密度统计,材料表面为化学机械抛光状态。
主要技术内容  碳化硅(这里指4H-SiC)材料作为重要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高临界击穿场强、高的热导率、高的电子饱和漂移速率、优越的机械特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用于制作高温大功率器件。近年,随着单晶和外延薄膜生长技术的不断发展,SiC单极型器件譬如肖特基二极管(SBD)及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已经商业化,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由于材料中高密度位错缺陷的存在(典型值为103-104个/cm2),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SiC晶体中位错主要有三种类型:螺位错(TSD)、刃位错(TED)和基平面位错(BPD)。在衬底上进行同质外延时,衬底中的位错缺陷会向外延层中延伸和转化,导致外延层中大量扩展型缺陷。例如,衬底中的螺位错可以作为外延层中胡萝卜缺陷的成核中心,衬底中的螺位错转化为外延层中的弗兰克型层错(Frank SFs),衬底中的基平面位错大部分转化为刃位错、部分螺旋特征的BPD直接延伸到外延层中。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SiC功率器件的性能,导致器件参数退化,特别是使得SiC高功率器件的优越特性无法得以实现。因此,对位错缺陷进行有效的表征与分析对单晶工艺及外延工艺改进优化进而提高器件性能至关重要。位错具有随机分布且密度量级大的特征,随着单晶尺寸的增大,人工统计位错密度的困难增加,过少的统计区域则又无法代表整个晶片的位错密度,因此需要依靠设备自动化来统计位错密度。目前我国以KOH腐蚀结合图像识别法检测和统计位错密度的标准属于空白领域,因此特制定本标准。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北京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记证号51110000MJ0118585E发证机关北京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 ; 会议会展 ;承办委托; 国际交流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于坤山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五号楼五层邮编 : 100083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