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36—2021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动态设计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I 036—2021
中文标题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动态设计规程
英文标题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design of building district energy system
国际标准分类号  91.140.10 中央供热系统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M748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2日
实施日期  2021年12月22日
起草人  张小松,张伦,黄世芳,梁彩华,蔡亮,杜玉吉,钟凡,曹荣光,于航,张利平,潘杭萍,赵善国,李明霞,朱庭浩,宁方亮,龚德建,陈俊,李世彦。
起草单位  东南大学,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中电节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源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东达智慧环境能源研究院,江苏成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纳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州市土木建筑学会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1.0.1 为提升建筑区域能源系统的设计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保证工程质量和运行效果,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工业余热、常规能源等能源资源,为建筑群至城市区域范围解决冷热需求的区域能源系统。
1.0.3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应根据能源资源情况、用户接入进度、建筑用能情况等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进行动态设计。
1.0.4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建筑区域能源 Building District Energy
建筑区域能源通过对城市建筑能源体系的优化集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可再生及低品位冷热源的提质增效,冷热输配以及存储,满足建筑群至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筑终端冷、热、热水等各项需求,改善人居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2.0.2 动态设计 Dynamic Design 
根据建筑区域能源系统需求侧和资源侧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结合能源技术发展,对建筑区域能源系统持续优化的设计方法。
3.0.1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建设前应进行区域能源专项规划,通过建筑需求侧与能源资源供给侧在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匹配确定能源方案。
3.0.2 区域能源需求侧的负荷计算应区分不同建设阶段,如既有建筑、在建建筑、规划建筑等,采用适宜的负荷计算方法进行负荷计算。
3.0.3 区域能源冷热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方向,优先选择低碳型能源。
3.0.4 区域能源站应控制供能范围和输配范围。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17650Q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许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邮编 : 10019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