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FPIA 4005—2021 森林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NFPIA 4005—2021
中文标题  森林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
英文标题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orest scenic road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40 绿化和造林
中国标准分类号  P 86
国民经济分类  N7840 绿化管理
发布日期  2021年06月22日
实施日期  2021年06月22日
起草人  李磊、谢仲军、李广龙、杨星、郁强、王显光、武平、刘振国、张浩、孙小年、 徐伟、晋军辉、仝晓辉、郭媛媛、李连龙、张运才、张毅、徐婷、王涵、李杰峰、曹雯、张玉钧、张忠 涛、潘华、黄伟、谢立新、陈迈、高选、杨智伟、吴旭红、闫君、王铁钢、慈勤智、杨水山、焦德峰、 何小勇、李博、夏维智、林岩松、董雨明、王兆建、邓立瀛、乔厦、陈美高、陈春和、尹志坚、卜楠、 何美娟、于先葵、林立武、周裕新、刘术军、姚珠成、张春、张宏伟、田振业、刘镇。
起草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城乡控股 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 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风 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北 京林业大学、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伯瑞斯健康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松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交基础设施 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综合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明市林业局、宜春 市林业局、九江市林业局、张家界市林业局、吉安市林业局、漳州市林业局、广元市林业局等。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风景道的等级划分依据及评定基本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穿越林区,具有生态保护、科研宣教、游憩体验和森林康养价值的道路。
主要技术内容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景道 scenic road
视域内具备美学、自然、文化、历史、游憩、科学等价值,且融合了林业、交通、景观、游憩和保
护等多重功能的道路。
3.2
森林风景道 forest scenic road
重点依托我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国家层
面的自然资源景观载体,根据“资源本底、道路条件、服务设施、智慧管理、环境保护”五大体系进行
规划建设,各项细化指标符合相应等级标准,经森林风景道评定委员会评定达标的风景道。
4 等级及标识
4.1 等级
森林风景道分为2个等级,分别为AAAAA级森林风景道、AAAA级森林风景道。
T/CNFPIA 4005—2021
4.2 标识
森林风景道LOGO及等级的标牌、标志在符合全国道路标识规范的基础上,由评定机构统一规定。
5 森林风景道等级划分条件
5.1 AAAAA 级森林风景道
5.1.1 资源本底
5.1.1.1 生态价值
旅游资源品质极高,所属行政区域范围内拥有至少 2 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两侧以森林景观为主的道
路长度占总长度的 50%以上。景观完整,组合度高,有丰富的地带性植被资源和丰富的珍稀物种。
5.1.1.2 自然价值
林分健康度高,无大面积病虫害,区域内森林资源近自然经营水平较高。
5.1.1.3 文化价值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文化保存完整,所在区域有至少 1 处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
5.1.1.4 历史价值
历史遗存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所在区域有至少 1 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5.1.1.5 科学价值
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至少有 1 处可依托风景道或周边资源进行考古、野外调查等国家级研究
课题,能对游客产生教育作用。
5.1.1.6 游憩价值
具有极高的游憩价值,森林风景道能紧密串联周边游憩资源,可依托风景道或周边资源开展越野、
铁路观光、徒步、漂流、滑雪、垂钓等生态体验活动,游憩活动丰富多样且体验性佳。
5.1.2 道路条件
5.1.2.1 交通条件优越,依托国、省道等高等级公路或森林火车道等进行规划建设,且能与周边高等
级道路或已有铁路线路进行无缝衔接。
5.1.2.2 道路选线合理,宽度适当,宜优先穿越或邻近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点,不应穿越法律法规不
允许进入的区域。
5.1.2.3 道路应具有明确的起终点位置,总长度应不少于 40 千米(具有独特景观风貌的森林风景道除
外,且不少于 20 千米),森林火车道应不少于10千米。
5.1.2.4 道路路面平整,能保证自驾车和旅游巴士的安全通行。根据道路两侧区域地貌特征和用地条
件,设置有可供行人慢跑、骑行的绿道或徒步的森林步道。
5.1.2.5 根据道路特点和周边情况设置详细、准确、清晰、不同语种的交通指示标识。
5.1.2.6 交通指挥疏导管理能力强,可保障游人及车辆高效、安全通行。
2
T/CNFPIA 4005—2021
3
5.1.3 服务设施
5.1.3.1 道路沿线设有服务驿站,提供通讯、应急救援、医疗急救、公共厕所、消费购物、汽车维修
租赁、旅游咨询、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有新能源充电桩、加油站等设施。
5.1.3.2 根据道路两侧景观和地形地貌情况,科学设置观景平台和生态停车场,设置游客拍照点、可
供游客休憩的凉亭、桌椅等设施。
5.1.3.3 道路沿线设置科学、简明、清晰的引导标识,包含导览图、灾害隐患信息、旅游设施位置,
标识系统造型和风格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5.1.3.4 道路两侧设置宣教和游憩体验区,结合道路两侧资源景观特色,提供多语种的 VI 与导视系
统,有专职解说员对森林风景道沿途的资源特点、演化历史进行深度解说。
5.1.3.5 沿线设置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建设标准符合 LB/T 078—2019 的规定。
5.1.4 智慧管理
5.1.4.1 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全路段实现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服务驿站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5.1.4.2 安全系统健全,安防监控系统、安全广播系统完善,监测报警设施齐全。
5.1.4.3 设有交通监控和紧急救援系统,设有智慧停车引导系统。
5.1.4.4 设有游客服务智慧管理系统,能够进行运行监测并具备数据共享端口,如森林风景道官网或
手机端 APP。
5.1.4.5 设有电子商务,门票、住宿、商品、餐饮、娱乐等能够实现网上预订支付。
5.1.5 环境保护
5.1.5.1 空气质量优良,符合 GB 3095—2012 的规定。
5.1.5.2 地表水环境优良,质量符合 GB 3838—2002 的规定。污水排放严格执行 GB 8978—1996 的规
定。
5.1.5.3 土壤无化学污染,符合 GB 15618—2018 的规定中的一级指标,远离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
无有害人体健康的人工辐射。建立垃圾约束管理、清运、回收相关制度。
5.1.5.4 具备森林防火、病虫害智能化监测相关信息化设备和系统。
5.1.5.5 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保护手段科学合理,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人造景观极具乡土特色,
且风貌与周边环境高度和谐统一。
5.2 AAAA 级森林风景道
5.2.1 资源本底
5.2.1.1 生态价值
旅游资源品质极高,所属行政区域范围内拥有至少 1 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两侧以森林景观为主的道
路长度占总长度的 30%以上。景观完整,组合度高,有丰富的地带性植被资源和丰富的珍稀物种。
5.2.1.2 自然价值
T/CNFPIA 4005—2021
林分健康度较高,无大面积病虫害,区域内森林资源近自然经营水平较高。
5.2.1.3 文化价值
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文化保存完整,所在区域有至少 1 处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
5.2.1.4 历史价值
历史遗存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所在区域有历史类型遗产。
5.2.1.5 科学价值
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有可依托风景道或周边资源进行考古、野外调查的研究课题,能对游客
产生教育作用。
5.2.1.6 游憩价值
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森林风景道能紧密串联周边游憩资源,可依托风景道或周边资源开展越野、
徒步、漂流、滑雪、垂钓等生态体验活动,游憩活动丰富多样。
5.2.2 道路条件
5.2.2.1 交通条件便捷,依托县乡道进行规划建设,且能与周边高等级道路或已有铁路线路进行衔
接。
5.2.2.2 道路选线合理,宜优先穿越或邻近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点,但不应穿越法律法规不允许进入
的区域。
5.2.2.3 道路应具有明确的起终点位置,总长度宜不少于 30 千米,具有独特景观风貌的森林风景道不
少于 10 千米。
5.2.2.4 道路路面比较平整,能保证自驾车和旅游巴士的安全通行。依条件可设置供行人慢跑、骑行
的绿道或徒步的森林步道。
5.2.2.5 根据道路特点和周边情况设置有不同语种的交通指示标识。
5.2.2.6 具有一定的交通指挥疏导管理能力,人、车通行顺畅。
5.2.3 服务设施
5.2.3.1 道路沿线宜设立小型服务点,宜提供通讯、应急救援、医疗急救、公共厕所、旅游咨询、购
物、汽车维修租赁、旅游咨询、餐饮住宿等服务,有条件的可设立新能源充电桩、加油点等设施。
5.2.3.2 根据道路两侧景观和地形地貌情况,设有观景点和停车点,设置游客拍照点、可供游客休憩
的简易设施。
5.2.3.3 道路沿线设置引导标识,包含导览图、灾害隐患信息、旅游设施位置,标识系统造型和风格
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5.2.3.4 道路两侧设置宣教和游憩体验区,结合道路两侧资源景观特色,具有 VI 与导视系统,对森
林风景道沿途的资源特点进行介绍。
5.2.3.5 沿线设置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建设标准符合LB/T 078—2019的规定。
5.2.4 智慧管理
4
T/CNFPIA 4005—2021
5
5.2.4.1 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实现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服务驿站有无线网络覆盖。
5.2.4.2 安防监控系统、安全广播系统比较完善,设有监测报警设施。
5.2.4.3 设有交通监控、紧急救援系统。
5.2.4.4 设有游客服务智慧管理系统,设有森林风景道官网或手机端 APP。
5.2.5 环境保护
5.2.5.1 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2012 的规定。
5.2.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 GB 3838—2002 的规定。污水排放符合 GB 8978—1996 的规定。
5.2.5.3 土壤无化学污染,符合 GB 15618—2018 规定的一级指标,远离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无有
害人体健康的人工辐射。具有垃圾约束管理相关制度。
5.2.5.4 具备相关生态保护、监测和应急措施。
5.2.5.5 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保护手段科学合理,人造景观风貌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6 森林风景道等级评定评分标准
6.1 AAAAA 级与 AAAA 级森林风景道评定细则
按照附录A中表A.1的规定评定。
6.2 项目分类及最高得分
总分不低于85分。其中,资源本底不低于26分,道路条件不低于8分,服务设施不低于24分,智慧
管理不低于11分,环境保护不低于16分。
6.3.2 AAAA 级森林风景道
总分不低于75分。其中,资源本底不低于24分,道路条件不低于6分,服务设施不低于20分,智慧
管理不低于9分,环境保护不低于16分。
7 森林风景道等级评定依据及方法
7.1 评定依据
项目分类合计共100分,其中:
a)资源本底 29分。
b)道路条件 11分。
c)服务设施 28分。
d)智慧管理 14分。
e)环境保护 18分。
6.3 各等级基础分
6.3.1 AAAAA 级森林风景道
T/CNFPIA 4005—2021
6
根据本文件的规定进行综合评定打分。
7.2 评定机构
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牵头,联合林草、交通、文旅等管理部门,成立由相关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定委
员会,进行森林风景道的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
7.3 组织实施
“国家森林风景道试点建设和评定”依据此标准开展,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另行发布试点建设管理办
法和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实施工作。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林产工业协会
登记证号50000375-0/社证字第3276号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行业管理 技术交流 专业展览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石峰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土城路13号金孔雀大厦B座6288邮编 : 100013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