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BM 0008—2021 外科植入用钛锆铌铁合金加工材-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SBM 0008—2021 |
中文标题 | 外科植入用钛锆铌铁合金加工材 |
英文标题 | Wrought Ti-Zr-Nb-Fe alloys for surgical implant application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1.040.40 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58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1年04月26日 |
实施日期 | 2021年10月01日 |
起草人 | 李岩、李启泉、何东磊、王健、王书晗、王振国、袁志山、李君涛、杨晓康、王海 |
起草单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西安赛特思迈钛业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要求: 1 材料 1.1 用于生产产品的铸锭应经多次熔炼。第一次熔炼可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或冷床炉熔炼,随后的熔炼都应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且最后一次熔炼不准许添加任何元素。 1.2 不准许使用其他钛合金的再生料作为生产铸锭和加工材的原料。 1.3 自耗电极不准许使用钨极氩弧焊焊接。 2 化学成分 2.1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要求。 2.2 需方复验时,产品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3620.2的规定。 3 热处理 3.1 固溶退火处理的推荐热处理制度为∶600℃~650℃,保温 0.5 h~1 h,水冷. 3.2 供方可对热处理制度进行适当调整。 4产品分类 4.1 成分、状态及规格 材料的成分、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2的规定。注∶推荐退火制度为600℃~650℃保温1 h。 4.2 外形和尺寸 4.2.1 棒材的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965的有关规定。 4.2.2 丝材的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3623的有关规定。 4.2.3 板材的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3621的有关规定。 4.3 拉伸性能 室温拉伸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室温拉伸性能。 4.4 弯曲性能 直径不大于5 mm的板材应进行弯曲试验,弯曲直径和弯曲角应符合表4的规定。弯曲后弯曲部位应无裂纹。表4 弯曲直径和弯曲角。 4.5 低倍组织 棒材和直径大于3 mm的丝材的低倍组织上不准许有分层、裂纹、气孔、缩尾、金属或非金属夹杂及其他目视可见的冶金缺陷。 4.6 显微组织 钛锆铌铁合金显微组织应为单一等轴β相,原始晶粒应充分破碎。 4.7 晶粒度 平均晶粒度应不粗于GB/T 6394—2017中的5.0级。 4.8 表面污染 应无任何富氧层及其他表面污染。 4.9 β转变温度 当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上注明时,可按炉号提供β转变温度。 4.10 超声检测 4.10.1 板材应进行超声检测,其中厚度不大于6.0 mm的板材应符合YS/T 1001的规定,厚度大于6.0 mm的板材应符合GB/T 5193—2020中A1级规定。 4.10.2 棒材应进行超声检测,其中直径不大于50 mm的棒材应符合GB/T5193—2020中A1级规定,直径大于50 mm的棒材,应符合GB/T 5193—2020中A级规定。 4.11 表面质量 4.11.1 板材应以酸洗、水磨、喷砂或机加工表面供货。棒材应以车(磨)光表面交货,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3.2 μm。丝材应以酸洗或磨光表面供货。 4.11.2 表面应清洁,无氧化皮,不应有裂纹、起皮、压折、过碱洗、起刺、斑痕、金属及非金属夹杂。 4.11.3 板材不应有分层。 4.11.4 丝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不超过直径允许偏差的局部划伤、擦伤、斑点和凹坑等∶棒材表面允许存在不大于直径允许偏差的轻微划伤、凹坑和压痕等缺陷,但应保证允许的最小直径。 4.11.5 板材允许沿轧制方向清除局部缺陷,但清除后应保证板材允许的最小厚度;棒材允许清除局部缺陷,但清除后应保证允许的最小直径,清理深度与宽度之比应不大于1∶6。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7178338272 | 发证机关 | 国家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举办会议、学术讨论、合作交流、提出建议、知识普及、书刊编辑、咨询服务、加班展览、维护权益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王云兵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物材料楼 | 邮编 : 61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