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A 21—2021 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查识别技术导则-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SEA 21—2021 |
中文标题 | 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查识别技术导则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20.01 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N772 环境治理业 |
发布日期 | 2021年11月19日 |
实施日期 | 2021年12月01日 |
起草人 | 于相毅、徐菁利、林安、汪韦兴、毛岩、刘国杰、赵君、张瀚心、张杨、蒋京呈、胡俊杰 |
起草单位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武汉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东泉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4.2 筛选原则 4.2.1 重点突出原则 在筛选过程中重点关注化学物质的环境危害性和慢性健康危害性,并不包括对化学物质的理化危害性(例如易燃、易爆等)的筛查。 4.2.2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筛选过程尽量根据化学物质属性数据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当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定量需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实现定量分析时,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筛选可通过定性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2.3 紧密结合行业风险防控需求的原则 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行业风险防控需求,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问题开展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筛选 4.3 筛选范围 原则上,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选的范围是涂料行业生产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现有化学物质,包括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5 筛查识别程序与技术要求 5.1 筛查识别程序 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选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筛选准备、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筛选识别、确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选程序见图1。 图1 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选程序示意图 5.1.1 筛选准备 制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筛选工作方案,明确开展筛选的目标对象化学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初步整理和分类,便于后续筛选工作的开展。 5.1.2 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 全面收集目标对象化学物质的危害属性数据、生产使用数量、主要用途、潜在环境/人体暴露等相关资料,评估这些数据资料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充分性,并对众多数据进行证据权重,选择用于筛查的数据。 5.1.3 筛选识别 在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两层级(Tier 1和Tier 2)的筛选识别。采用基于风险值的多维参数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筛选确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候选物质。 5.1.4 确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 对于筛选出的候选物质,结合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国家环境风险防控管理要求等因素,最终确定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 5.2 筛查识别技术要求 5.2.1 筛选准备阶段的要求 目标化学物质的选择。在选择筛选的目标化学物质时,优先考虑和关注: 1) 我国涂料行业具有高产量或高使用量的化学物质;或 2) 国内外高关注或管理的化学物质;或 3) 环境检出率较高或环境赋存量大的涂料行业化学物质;或 4) 有研究会对敏感人群造成严重危害的涂料行业化学物质 5) 生物体内已发现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等。 目标化学物质的整理。应对选择的目标化学物质进行必要的整理,使每种化学物质具有规范的中英文名称和CAS号(或SMLIES码)等唯一标识。 5.2.2 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的要求 5.2.2.1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化学物质的环境赋存与转归数据,以化学物质的持久性(P)和生物累积性(B)为表征;二是化学物质的危害属性数据,以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和水生生态毒性为表征;三是潜在环境/人体暴露数据,以化学物质在涂料行业生产和/或使用量、化学物质在涂料行业的主要功能为表征。 化学物质数据的来源包括(不限于)行业统计数据、企业数据、科技文献、权威化学物质数据库、国内外官方发布的化学物质评估报告等。 在化学物质属性数据方面,试验数据和可靠的(Q)SAR模拟数据都被采纳用来开展筛选工作,优先选择采用国际认可的试验方法(例如OECD测试导则等)所获得的试验数据。 对于缺少试验数据的筛选指标,可采用国际公认的有效(Q)SAR模型估算数据。对于选择的(Q)SAR模型,不再对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可接受性进行评估,默认各类(Q)SAR模型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则。 5.2.2.2 数据质量评估 对于收集到的化学物质各项筛选指标数据,必须进行数据质量评估,以确定是否可用于现有化学物质危害筛查。 对于化学物质环境赋存与转归、危害属性数据的质量评估,主要评估数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完整性,并对众多数据进行证据权重。对于测试数据的质量评估,可根据试验方法、测试过程、数据描述等方面内容,将数据质量划分为高可靠、可靠、一般和不可靠四个类别。在危害筛查中,优先采用可信度高的数据。对(Q)SAR模拟数据不进行完整的数据质量评估,只对其相关性和充分性进行适度评估,必要时辅以专家系统的证据权重方法。 对于潜在环境/人体暴露数据,应采取专家分析与证据权重结合方式,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2.3 筛选识别的要求 5.2.3.1 筛选识别技术采用基于风险值的多维参数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将标准比对法、模式识别技术与综合评分法相结合,通过建立分层筛选机制,计算综合风险值来实现筛选。 5.2.3.2 基于风险值的多维参数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两层筛选方式,即初筛和优选。 5.2.3.3 初筛 (1)筛查指标。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与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确定化学物质的九项固有属性作为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筛查指标,包括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水环境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生殖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性、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2)筛查标准。结合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固有危害性及危害的严重程度,对于每一项筛查指标建立初筛阶段的危害判别标准,以判断化学物质是否具有单一指标危害性。具体筛查标准参见附录A。 (3)筛查方法。采用标准比对法,依据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后获得的化学物质筛选指标数据,逐一比对目标化学物质各筛选指标是否满足判别标准,任一筛查指标符合判别标准的化学物质即列为涂料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完成初筛阶段的单一指标危害筛查。 5.2.3.4 优选 优选过程主要针对已经完成初筛且符合初筛标准的化学物质。 优选方法是基于风险理念(Risk=Hazard x Exposure),估算每种经初筛后化学物质的综合风险分值,通过综合风险分值大小进行优选排序。综合风险分值计算模型公式如下(具体计算方式见附录B): 综合风险分值=赋存与转归分值+综合毒性分值+潜在暴露分值 5.2.4 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确定 5.2.4.1 根据化学物质综合风险分值的大小最终确定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原则上,优选综合风险分值(CRS)大于15的化学物质作为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 5.2.4.2 鉴于持久性累积性和毒性物质(PBT)、EDC物质、无阈值效应致癌物和致突变物是国内外重点关注和管控的物质,因此在确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时应优先关注此类物质。 5.2.4.3 确定涂料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时,除依据综合风险分值外,尚应考虑涂料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涂料行业经济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47615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行业管理、技术交流、咨询服务、专业培训、举办展览、国际交流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马捷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北广大厦1203室 | 邮编 : 10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