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ZJN 38—2021 退役动力电池 模组余能检测及残值评估技术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DZJN 38—2021
中文标题  退役动力电池 模组余能检测及残值评估技术指南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30.50 回收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M759 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09日
实施日期  2021年10月18日
起草人  龙伟、李毅、赵小勇、魏泽席、刘彩秋、杨帆、肖质文、李重洋、李文普、杨宇威、范亚飞、程凯、阮观强、杨重科、李增兴、王道勇、潘多昭、何珍珍、金梅、王飞鸿、郭亚洲
起草单位  格林美(武汉)动力电池回收有限公司、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普瑞赛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学院、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汉斯曼产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乐驾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毅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5.1 一般要求
5.1.1 检测过程应配备具有电池检测知识的专业人员全程值守监控。操作过程中要有专业负责人,值
守时间范围,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5.1.2 检测场所应配备消防必备品。
5.1.3 检测过程应采取必要的绝缘措施,如绝缘手套、绝缘鞋(靴)、绝缘工具等。
5.1.4 检测前应采集回收退役动力电池的型号、制造商、电压、标准容量、尺寸、溯源码等信息, 按
照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对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
进行全方位的溯源管理。
5.1.5 检测过程必须使用经有资质的校验机构认证或校验过的工具及设备。
5.2 环境要求
动力电池在余能检测过程中的环境要求按GB/T 31486-2015 中6.1.1 执行。
5.3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要求
动力电池在余能检测过程中的环境要求按GB/T 31486-2015 中6.1.2 执行。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9781B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黄建忠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9号邮编 : 100036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