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ZJN 40—2021 梯次利用电池 家庭储能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DZJN 40—2021
中文标题  梯次利用电池 家庭储能系统技术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30.50 回收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M759 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09日
实施日期  2021年10月18日
起草人  廖强强、龙伟、何意、罗成、严学庆、周峰、相波、汪义旺、孙珊珊、屈孝聪、张育红、朱选才、杨重科、张涛、翁炳文、缪李良、王禹玺、杨林
起草单位  上海电力大学、格林美(武汉)动力电池回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欧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宝星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创禾智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维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汽车产业委员会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5 技术要求
梯次利用电池家庭储能系统应满足GB/T 36558 中系统技术要求。
5.1 电池配组要求
家庭储能系统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应符合GB/T36558 中对锂离子电池的设备技术要求。电池配
组时,不同厂商电池不宜配组。梯次利用锂电池经过检测、筛选应满足健康度组合一致性、开路电
压组合一致性以及荷电保持能力组合一致性,组合一致性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电池的检测项目见
附录B。
5.1.1 健康度一致性
电池按GB/T 34015.1-2020 规定进行5 小时率容量试验,采用附录A 式1 计算电池健康度,同
组电池最大健康度与最小健康度的差值应不大于5%。
T/DZJN40-2021
4
5.1.2 开路电压一致性
电池开路电压测量静置时间为2 h。单体电池组合,100% SOC 时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值不大于
50 mV;模组电池组合,100% SOC 时每个模组电池内各电池之间的开路电压值不大于50 mV。
5.1.3 荷电保持能力一致性
在100% SOC、静置1 个月后,同组电池的最大荷电保持能力与最小荷电保持能力的差值应不大
于2%。荷电保持能力一致性计算方法见附录A 式3。
5.2 梯次利用电池分级
根据梯次利用电池健康度的大小将其分级,并对家庭储能应用场景提出要求,应按照表1
的要求。
表1 梯次利用电池分级及家庭储能应用场景
健康度家庭储能应用场景
80% ? SOH ? 100% 光伏储能、风电储能、削峰填谷、备用电源
60% ? SOH ? 80% 光伏储能、削峰填谷、备用电源
40% ? SOH ? 60% 备用电源
5.3 储能逆变器
家庭储能系统的储能逆变器应符合GB/T 36558 中对储能逆变器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5.4 电池管理系统
家庭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应符合GB/T 36558 中对电池管理系统的一般要求和功能要求。
5.5 接线要求
用户应按照家庭级储能系统的配置要求进行接线,接入点处应采用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手动
和自动操作的断路器,同时安装具有可视断点的隔离开关,不应自行变更接线方式,不应自行拆除
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的闭锁装置或使其失效。
5.6 绝缘电阻
按照GB/T 36276 中A.3.10 试验方法,在电池模块正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池模块
负极与外部裸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0 Ω/V。
储能系统接入点设备的绝缘强度应符合GB 50150 的规定,接入点各回路交直流电缆绝缘应满足
GB/T 12706.1 的规定。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9781B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黄建忠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9号邮编 : 100036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