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ZJN 61—2021 基于梯次利用电池的移动储能系统技术与安全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DZJN 61—2021
中文标题  基于梯次利用电池的移动储能系统技术与安全规范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30.40 废物处置和处理设备和装置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C421 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实施日期  2021年11月29日
起草人  蒋世用、张宇平、胡天文、李子坤、 罗成、周峰、李文普、杨思蔚、黄河 、何意、杜光潮
起草单位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动力电池回收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宝星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浙江新时代中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5.1.1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电池系统外观应满足GB/T 36276的要求。
5.1.2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外观应满足GB/T 36545的要求。
5.1.3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外观应有明显的“梯次利用电池”字样标志。
5.2  接口
5.2.1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输出端应至少包含交流380V(400V)和交流220V两种类型接口。
5.2.2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具备多个接口时,不工作的接口应不带电。
5.3  厢体结构
5.3.1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应符合GB/T 1413的要求。
5.3.2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与底盘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厢体的纵向中心平面与底盘的纵向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在厢体全长范围内应不大于5mm。
5.3.3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内部过道应铺设具有防滑功能的绝缘垫,宽度与过道一致,厚度不低于5mm。
5.3.4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宜设置排气装置,异常情况,能够将厢体内可燃、有毒有害气
体及时排出厢外。
5.3.5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宜设置泄压口,避免异常情况下厢体内部压力过大导致爆炸造
成二次伤害。
5.3.6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隔层应填充隔热、阻燃材料。
5.3.7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厢体内应预留维护空间,便于电池模块更换和维护保养。
5.4  辅助系统
5.4.1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应随车配置配套使用的动力电缆及电缆绞盘,线缆应选用阻燃柔性电缆,线缆长度应不超过50m,动力电缆宜采用单相分盘布放,电缆绞盘宜采用动力驱动。
5.4.2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内部应配置热管理系统确保电池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环境。
5.4.3  梯次利用电池移动储能系统内部应安装照明系统,并能够通过手动开关控制开闭,照明灯需满足防爆要求。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9781B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黄建忠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9号邮编 : 100036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