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JEC 001—2021 临江儿菜-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LJEC 001—2021 |
中文标题 | 临江儿菜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4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1年03月01日 |
实施日期 | 2021年04月01日 |
起草人 | 张优华、罗万江、张优彪、汪启兰、龙远举、张优云 |
起草单位 | 重庆华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民友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临江儿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技术措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及类似生态区临江儿菜生产、管理、储存等。 |
主要技术内容 | 远离工厂、医院、垃圾场等污染源,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PH值在6.0-7.0之间,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实行2-3年轮作,环境条件符合DB50/T39-2001规定。 4 生产管理 4.1 播前准备 4.1.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上应根据不同播种时间、销售市场和土壤环境,选择丰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临江儿菜品种。 4.1.2 种子质量应符合GB8079中二级良种以上的要求。 4.1.3 苗床选择与准备 选择肥沃、疏松、向阳、排灌方便、前茬非十字花科少病虫害的地块作苗床;播种前,苗床深翻炕土,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1000kg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50kg或45%的复合肥(N:15:P15:K15)15kg作基肥;PH值小于6.0的土壤,每亩施入生石灰100-150kg并与床土混匀,以调节土壤酸碱性;苗床开沟作厢,厢宽1.3-1.5米,沟宽20厘米,沟深15厘米,平整厢面,做成龟背形,苗床四周开排水沟。 4.2 播种育苗 4.2.1 播种期 儿菜对播种期要求比较严格,过早播种,会出现年前抽薹,腋芽瘦小;播种过迟,会出现只长茎不结儿的现象,重庆地区一般在与白露期间播种,早熟品种8月25日-9月5日播种,中晚熟品种,8月28日-9月10日。 4.2.2 播种量 一般每667㎡苗床用种量350-400g。 4.2.3 育苗方式 露地育苗或基质穴盘育苗。 4.2.4 培育壮苗 播种前泼施腐熟淡粪水或清水使苗床厢面湿润,露地育苗播种时力求均匀,一般采用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混匀后撒播;基质穴盘育苗每穴播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厘米厚的石谷子或草木灰、细沙,并盖遮阳网或稻草。出苗后注意间苗,在幼苗具有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保持3-5cm株距。幼苗具有5-6片真叶时(苗龄约30天)即可移栽。 4.3 整地施底肥 栽培临江儿菜应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粘壤土和沙壤土亦可栽培。深翻炕土,整细耙平。定植前7-10天打窝施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入腐熟堆肥1000kg(或腐熟干猪粪500kg或腐熟干鸡粪200kg)、过磷酸钙30kg货45%的复合肥(N:15:P15:K15)80kg作为底肥,深施8-10cm,底肥施于一侧,盖土。 4.4 定植 幼苗具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早熟品种株行距为50厘米×60厘米,亩栽22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行距为60厘米×60厘米,亩栽1800株左右,定植后施足定根水。 4.5 田间管理 4.5.1 水分管理 定植后早晚浇水,提高幼苗成活率,可结合追肥浇水。雨天应注意排水。 4.5.2 追肥 追肥的原则是前期轻、中期重、后期轻,整个生长期追肥3次。第一次在定植成活后用2:8(2份肥,8份水)的稀薄人畜粪水追施;第二次在定植后35天左右重施开盘肥,每亩腐熟人畜粪水或沼液2000kg加3kg尿素,过磷酸钙20kg和硫酸钾20kg或复合肥30kg追施;第三次在定植后60天左右,儿菜迅速膨大的初期,每亩用腐熟人畜粪水或沼液2000kg加5kg尿素或复合肥10kg追施。 4.5.3 杂草防治 在第二次追肥后,菜株未封行前,进行浅中耕锄松表土、除杂草。儿菜切忌深挖中耕,深挖伤根诱发病害,尽量在行间土表2厘米浅刨或扯草免中耕。 5 病虫害防治 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的无公害原则,将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5.2 防治方法 5.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合理轮作,深耕晒土,深沟高厢栽培;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培育壮苗,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及时摘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改善和优化菜田生态环境。 5.2.2 物理防治 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蚜虫,每667㎡悬挂20-30张;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菜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每6677㎡1盏。 5.2.3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天地,昆虫治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蔬菜病虫为害。利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虫,利用七星瓢虫、草蛉等捕食蚜虫;利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阿维菌素(虫螨克)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利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软腐病等细菌性病虫。 5.2.4 化学防治 5.2.4.1 防治时期及农药施用要求 病害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虫害在田间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农药施用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5.2.4.2 霜霉病 发病初期喷施50%蓉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每7-10d1次,连续防治2-3次。 5.2.4.3 软腐病 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氯霉素200-400mg/L,或70%敌克松500-1000倍液喷杀,每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5.2.4.4 病毒病 发病初期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5%植病灵等,每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5.2.4.5 蚜虫 用10%蚍虫啉1500倍液,或50%抗蚜威1000-2000倍液,或10%氯氰酯2500-5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d再喷1次。 5.5.4.6 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 用10%除尽1500倍液,或2.5%莱喜1000-1500倍液,或5%抑太保800-1000倍液等交替防治,视虫情隔7-10d再喷1次。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莲藕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500118084654975P | 发证机关 |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引进培育新品种、技术培训咨询、莲藕储存、销售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张优华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重庆市永川区泸州街164号 | 邮编 : 402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