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JHTXH 0002—2021 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团体标准-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QJHTXH 0002—2021 |
中文标题 | 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团体标准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3 棉、麻、糖、烟草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1年10月13日 |
实施日期 | 2021年10月13日 |
起草人 | 李顺荣 宋伟 赵健 黄得军 范永华 肖太平 陈忠平 曹航佳 伍绍丹 李尹超 邱尚忠 朱立卫 何启华 戴安荣 罗永芬 |
起草单位 | 巧家县热区产业发展中心,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云南关山农业有限公司,巧家县佰意佳食品有限公司,巧家县万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巧家县戴氏食品有限公司,巧家县健维食品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巧家甘蔗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巧家甘蔗种植的产地环境、新植蔗栽培技术、宿根蔗管理和收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巧家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红糖生产用甘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98 糖料甘蔗 GB/T 19566 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巧家甘蔗 在巧家县境内独特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生长的甘蔗,主要以巧选3号、台糖134号、云蔗08-1609、川蔗6号等适宜红糖生产的甘蔗为主,可适当引入经过考察适宜红糖生产的甘蔗品种。 4 产地环境 4.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20℃以上,终年无霜或少霜,大于10 ℃的积温在6 000 ℃以上,年日照时数2 000 h 以上,年降雨量800 mm以上。 4.2 海拔 1400m以下 4.3 土壤肥力 应符合GB/T 19566的要求。 5 新植蔗栽培技术 5.1 种苗选择 主要以巧选3号甘蔗、台糖134号等适宜红糖生产的甘蔗为主,可适当引入经过考察适宜红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 5.2 种茎处理 5.2.1 选种及种苗处理 选用无病虫害,无混杂的蔗园采种。对秋季采种的秋植蔗种苗,因种苗组织幼嫩,含水量高,下种后易烂种,种苗采后应晒种3~5天,种苗下种时,要求5%的石灰水蘸种处理。 5.2.2 砍种 蔗种砍成3~5芽一段,土壤墒情好的3~5芽一段,墒情差的4~5芽一段。 5.3 整地 秋季作物或前植蔗收获后,抓住土壤含水量较高,易于耕犁,宜耕性好的有利时机,及时深耕20~30cm,破坏土壤毛细管,减轻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墒能力。 5.4 开种植沟 根据蔗区地形条件开种植沟。缓坡山地或坡改梯台地,采用中小型挖机沿等高线开深30~3 5 cm,行距100~120 cm的种植沟;对坡度较大的山地,采用人工或小型旋耕机械沿等高线开深30~3 5cm,行距90~100 cm的种植沟。并根据地形每间隔10 m或20 m,预留一宽20 cm,高30 cm的小埂,使每一种植沟形成若干个天然的蔗田“小水库”,拦截自然降雨,提高田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5 下种 采用3-5芽苗下种,种苗双行平植对空,种芽朝向两侧。每亩下种量8000-10000芽。 5.6 施肥 甘蔗种苗下种后,每亩采用高含量缓释配方肥80-100千克或普通高含量配方肥100-120千克一次性施肥;肥料均匀撒在蔗种两侧。施肥后,用沟底细土覆盖种苗3~5 cm。视田间土壤干旱情况,在种苗下种后浅水过沟灌水。 5.7 全膜覆盖 在田间土壤墒面潮湿条件下,采用厚0.008-0.01 mm,宽幅2 m或4 m地膜全覆盖,保持田间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萌发出苗生长。 5.8 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 9-10月,雨季结束后,视田间土壤情况,采用浅水过沟灌溉1-2次,保持田间土壤湿润,防止倒伏。 5.9 收获甘蔗 5.9.1 成熟期标准 在11月下旬至翌年初陆续进入工艺成熟期,成熟期的蔗茎上下部田间锤度比值在0.9~1.0之间,其中,在0.9~0.95为成熟初期,在0.95~1.0为全熟期,蔗糖分在15.0%以上。 5.9.2 砍蔗技术要求 收获甘蔗要求采用快锄入表土3 cm~5 cm收砍,同时要求保证收砍质量,避免砍裂蔗桩,损坏蔗芽,影响宿根蔗芽的萌发。原料甘蔗砍收规格应符合GB/T 10498的要求。 6 宿根甘蔗管理 6.1 清园 前植甘蔗收砍后要及时进行清园,清除覆盖田间残膜,集中处理。蔗叶采用隔行还田覆盖或集中堆肥处理;对田间病虫害严重的蔗田,蔗叶应及时集中焚烧处理,减少病虫害发生。 6.2 开垅松蔸 对土壤湿度大的宿根蔗田,清园后应及时开垅松篼,同时,开垅后还应晒蔗5~7天,降低土壤湿度,改善蔗田土壤通状况,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下季宿根蔗蔸芽的萌发,提高出苗率。对土壤干旱的旱地宿根蔗,不宜开垅松蔸。 6.3 施肥 在具备灌溉条件蔗田,结合开垅,每亩采用高含量缓释配方肥80-100千克或普通高含量配方肥100-120千克一次性施肥。施肥后回土覆盖3-5 cm,浅水灌溉,在田间土壤墒面潮湿条件下,采用厚0.008-0.01 mm,宽幅2 m或4 m地膜全覆盖;对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宿根蔗田,施肥可在5月底6月初进入雨季前,一次性追肥,培土覆盖。 6.4 其他中后期田间管理 与新植蔗相同。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622MJ00393930 | 发证机关 | 巧家县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1.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服务化;促进政府企业和其他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2.为会员与其他各方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各红糖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巧家红糖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3.开展巧家红糖产业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全方位开展红糖销售渠道。组织巧家红糖开展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推介会。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邱尚忠 | ||
依托单位名称 | 巧家县热区发展产业中心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迤博街6组月亮山庄旁 | 邮编 : 654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