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JHZ 4—2021 七月鲜枣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XJHZ 4—2021 |
中文标题 | 七月鲜枣栽培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Qiyuexian jujube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9 其他农业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13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1月12日 |
起草人 | 韩 刚、王鸿喆、哈力娜·哈麦拉、王长柱、高文海、李根才、陈佳春、吐尔逊阿依·达吾提、周永明、朱艳书、胡俊江、李 鹏、林子冬、刘志英 |
起草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红枣协会、新疆林业学校、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和田玉河金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和田京港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七月鲜枣在新疆的典型栽培区域、建园、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综合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疆无公害七月鲜鲜食枣和制干枣的生产。 |
主要技术内容 | 七月鲜枣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七月鲜枣在新疆的典型栽培区域、建园、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综合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疆无公害七月鲜鲜食枣和制干枣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65/T 2011 新疆寒冷地区枣栽培技术规程 DB65/T 3089 无公害食品 枣种植环境及条件 DB65/T 3098 枣采收技术规程 DB65/T 3103 枣低温冻害防控技术规程 DB65/T 3104 枣风沙灾害防控技术规程 DB65/T 3216 新疆枣直播建园技术规程 3.典型栽培区域 3.1寒冷栽培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石河子及博乐等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 ℃~9 ℃,≥10 ℃积温3400 ℃以下,年降水量100 mm~200 mm以上,无霜期140 d~185 d。枣树不能裸地直立越冬。 3.2 非寒冷栽培区 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及哈密地区等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 ℃~14,≥10 ℃积温3700 ℃以上,年降水量10 mm~100 mm,无霜期180 d~220 d。枣树可以裸地直立越冬。 4.寒冷区栽培 按DB65/T 2011的规定执行。 5.非寒冷区栽培 5.1园地选择与规划 5.1.1 园地选择 园地环境质量应符合DB65/T 3089的规定。附近无污染源,交通运输便利,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5 m以下,肥沃的农田耕地或可以改良的戈壁、沙荒地及轻度盐碱地,土壤PH值低于8.5,总盐量0.5%以下,地表水或地下水引用灌溉方便。 5.1.2园地规划 应包括条田、道路、灌溉系统、防护林、房屋及附属设施,合理布局,并绘制平面图。 a)条田。园地面积较大时,应划分成若干条田(80~150)亩。 b)道路。占园地总面积的6%~10%。10 hm2以上的枣园分干路、支路和小路三级;3 hm2以上枣园分支路和小路两级;3 hm2以下枣园只设小路。一般干路宽6 m~7 m,支路宽5 m,小路宽4 m。 c)灌溉系统。园地干、支、毛渠配套,并与道路系统相结合。每眼机井灌溉10 hm2~15 hm2。 d)防护林。占园地总面积10%~14%。条田主林带应与主风向垂直或基本垂直,宽度10 m~15 m。条田内部可设副林带,宽4 m~6 m。林带株行距1 m×1.5 m。树种以胡杨、新疆杨、箭杆杨和沙枣等抗风沙高大乔木树种为主。 5.2 整地和土壤改良 5.2.1整地 建园前平整土地,坡度小于0.3%。 5.2.2 土壤改良 在撂荒戈壁区或沙漠区的新开垦地建园需改良土壤。根据设置的行距(3.5 m~4.5 m),在种植行挖深和宽各80 cm~100 cm的沟,如沙石多、土壤结构差应换客土,沟内施入农家肥等有机肥,然后回填并灌足水。 5.3建园 植苗建园 按下列要求: a)苗木规格。选择品种纯正的一级或二级嫁接苗。苗木根系完整,无冻伤和病虫害。 b)苗木处理。苗木运入后要及时假植。栽植前剪去二次枝及过长根、干,除去嫁接部位塑料条,并使用ABT生根剂浸泡苗根。 c)栽植时间。新疆适宜春季栽植。一般在土壤解冻后,气温稳定在13℃时进行栽植为宜。 d)栽植行向。以南北行向为宜。 e)栽植密度。密植园株行距(0.5~1.5)m×(3.5~4.5)m;普通园株行距(2~3)m×(3.5~4.5)m。 f)栽植方法。按照株行距,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穴长×宽×深为80 cm×80 cm×60 cm、定植沟宽×深为80 cm×60 cm。未经土壤改良的地块施入基肥。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种植方法,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部与地面持平为宜,栽后及时浇一次透水,1 d~2 d后穴内适当覆土和扶正苗木,地膜覆盖。 5.3.2 直播建园 按照DB65/T 3216规定执行。建园嫁接时选用七月鲜接穗。 6 整形修剪 6.1 主要树形 6.1.1 自由纺锤形 适宜于密植园。树高2 m~2.5 m,干高50 cm左右,主干上留12~15个二次枝作为主枝, 旋转排列于直立的中心干上。相邻主枝间距20 cm~40 cm,主枝基角60°~80°、长0.5 m~1.0 m,主枝上不培养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最下部培养大枝组,上部培养小枝组,全树呈下大上小,下宽上窄,下粗上细的纺锤形。 6.1.2 开心形 适宜于密植园或普通园。树高1.5 m~2.0 m,干高40 cm~60 cm,无中央领导干。在主干上错落选留3~4个主枝,主枝基角40°~50°,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相邻侧枝间距40 cm~50 cm。侧枝在主枝上要按一定方向和次序分布,不相互重叠。 6.1.3 小冠疏层形 适宜于普通园。树高2.5 m~3 m,干高50 cm左右。全树6~7个主枝,分3层(上、中、下层)着生在中心干上。下层3个主枝,长1 m左右;中层2个主枝,长80 cm左右;上层1~2个主枝,长60 cm~70 cm,主枝上直接着生大、中、小型结果枝组。 6.2 修剪时期和方法 6.2.1 时期 分休眠期修剪(冬剪)和生长期修剪(夏剪)。休眠期修剪一般在春季枣树萌芽前20 d~30 d进行;生长期修剪在萌芽期至幼果期进行。 6.2.2 方法 休眠期采用短截、疏枝和回缩等方法;生长期采用抹芽、摘心、拉枝和清除根蘖等方法。 a)短截。剪去当年生枣头或二次枝一部分。 b)疏枝。对过密枝、竞争枝、下垂枝、病虫危害枝和未脱落木质化枣吊从基部剪除。 c)回缩。对多年生衰老的延长枝、结果枝剪去一部分。 d)抹芽。枣树生长期间,将各类枝条上无用的萌芽及时抹除。 e)摘心。在生长季节摘除枣头、二次枝或枣吊顶端的一部分。 f)拉枝。在生长季节对角度小、生长直立或较直立的枝条,用撑、拉、吊等方法,把枝条角度调整到适当的程度。 g)清除根蘖。在生长季节及时清除枣树不定芽萌生出的根蘖苗。 6.3 修剪技术 6.3.1 幼树修剪 采用短截、抹芽、摘心与拉枝等方法,按目标树形定干,培养主枝和结果枝组。 6.3.2 结果树修剪 冬剪与夏剪相结合,以控制营养生长为主,培养扶持骨干枝,适时更新结果枝组。 5.2.3 衰老树 回缩各级骨干枝,一般回缩1/3~1/2。骨干枝更新要一次完成。回缩后在生长季节,根据空间大小,适时摘心萌发枝条,培养结果枝组。 7 土水肥管理 7.1 土壤 7.1.1全园耕翻 土壤封冻前或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全园深翻20 cm~30 cm。 7.1.2 树行覆盖 用园艺地布覆盖,以枣树行为中心线,两边各80 cm~100 cm宽。 7.1.3 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以豆科和禾本科的优质牧草或绿肥为宜。牧草、绿肥应适时刈割或翻埋于土中。 7.1.4 刈割杂? 对于清耕栽培的枣园,采用机械或人工刈割树行间杂?。 7.2 灌溉 7.2.1 灌溉方式 一般采用滴灌、沟灌两种方式。戈壁栽培区和沙漠栽培区常用滴灌,绿洲栽培区常用沟灌。 7.2.2 灌溉时期及水量 根据枣生态生物学特性,从枣树发芽到果实成熟,应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5%~75%为宜,确保关键用水时期:萌芽前、花期、幼果期、膨果期及落叶后(封冻水)的灌溉,其它时期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一般至8月上中旬,停止灌溉。每次灌水量以渗透到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宜。 7.3 施肥 7.3.1 施肥原则 因地、因树制宜,适时、适量施用,以农家肥等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肥。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和质量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 7.3.2 基肥 按下列要求施肥: a)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加入适量速效肥及微生物菌剂。 b)枣果采收以后尽量早施入,秋季未施基肥的枣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补施。 c)1~3年生枣园,施农家肥2000 kg/667m2(或精致有机肥、腐殖酸肥、生物有机肥、腐熟饼肥125 kg/667m2),掺混磷酸二铵(或重过磷酸钙)20 kg/667m2~25 kg/667m2;4年生及以上枣园,施农家肥4000 kg/667m2(或精致有机肥、腐殖酸肥、生物有机肥、腐熟饼肥250 kg/667m2),掺混磷酸二铵(或重过磷酸钙)40 kg/667m2 ~50 kg/667m2,可依据土壤肥力、树势状况,适量增减。 d)沿树冠外围两侧(与树行平行),挖深、宽各20 cm~40 cm的平行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并回填。施肥沟应随树冠扩大逐年外移。 7.3.3土壤追肥 a) 沟灌园 一般结合生长期灌溉进行两次追肥,使用区域配方肥。根据树龄大小,萌芽前至花期,每株施0.2 kg/株~0.3 kg/株;幼果至果实膨大期,每株施0.2 kg/株~0.4 kg/株。前次以氮、磷肥为主,后次以磷、钾肥为主。平行沟施入,距离主干0.6 m以上。 b)滴灌园 追肥与生长期灌溉同步,肥水一体。全年滴水13~16次,追肥8~9次。根据树龄大小,年施水溶性化肥30 kg/667m2~70 kg/667m2,每次施肥量4 kg~8 kg。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7.3.4 叶面追肥 叶面追肥结合喷药或单独进行。叶面追肥的最适宜温度为18 ℃~25 ℃,应避开高温和大风天气。常用肥料的种类、浓度及追肥时期参见表1。 表1 叶面追肥常用肥料种类和浓度 种类 浓度% 时期 作用 尿素 0.4~0.5 花期到果实膨大前 促进生长座果,提高产量 硫酸钾 0.2~0.3 果实膨大后 提高品质 磷酸二氢钾 0.2~0.3 花期、生长期 促果实发育、提高品质 磷酸一铵 0.2~0.3 生长期 促进生长 硫酸锌 0.15 生长期 防止小叶病 硼酸 0.2~0.3 花期 促进座果 硼砂 0.3~0.5 花期 促进座果 硫酸亚铁 0.3~0.5 生长期 防止缺铁症 硫酸锰 0.15 生长期 防止缺素症 腐殖酸 0.7 生长期 防止高温、提高品质 8 促花促果 8.1枣头摘心 抽枝展叶期,枣头尚未木质化时,留3~5个二次枝摘心,促进开花。 8.2灌水和喷水 花期,枣园大水灌溉1次。盛花期,树上喷清水(或结合叶面追肥)3~4次,每次间隔2 d~3 d。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座果。 8.3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盛花期,喷施0.2%~0.3%的硼酸(或硼砂)+0.3%的磷酸二氢钾+0.3%尿素的混合溶液,每隔5 d~7 d喷施1次,喷施2~3次;或喷施10 ppm~15 ppm赤霉素+0.2%~0.3%的硼酸(或硼砂)+0.3%磷酸二氢钾(或0.3%尿素)的混合溶液,每隔7 d~10 d喷施1次,喷1~2次即可。 若遇异常低温天气,可在以上方案中,第一次喷施时配入0.1 ppm~0.3 ppm的芸苔素内酯,提高逆境胁迫时的座果率。 9 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必要的化学防治为辅,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并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从外地调运的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必须经过检疫。药剂使用按GB 4285和GB/T 8321规定执行。 9.2 主要病害防治 黑斑病为七月鲜枣灾害性病害,防治措施如下。 a) 加强秋季和春季清园力度,落果、枯病枝叶集中掩埋或焚烧,生产季节定期清理枣园。 b)枣树落叶后和萌芽前,结合前面的清园,全园各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 c) 开花前,喷1次甲基托布津进行预防。 d) 白熟期前至脆熟期末,每隔10 d喷药1次进行防治。可依次使用以下药剂及组合:吡唑·戊唑醇、苯甲·咪鲜胺、吡唑嘧菌酯、多抗霉素(或中生菌素)+乙蒜素。雨后应补喷。鲜枣采收前20天禁止喷药。 e)粘性土壤枣园,截止8月上旬停止灌水;沙性土壤枣园,截止8月中旬停止灌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控水,如遇极度干旱天气,适当补水1~2次;如天气正常或遇阴雨连绵天气,严禁再进行灌水。 9.3 主要虫害防治 9.3.1枣瘿蚊 a) 秋末冬初或早春,深翻枣园。 b) 展叶期,枣园内悬挂黄色粘虫板,20块/667m2,均匀分布。 c) 萌芽展叶期,可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吡虫啉(或灭幼脲3号)+蚜虱净、毒死蜱等药剂及组合各喷1次,间隔10天。 9.3.2红蜘蛛 a) 枣树落叶后和萌芽前,全园各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 b) 开花前,喷1次四螨嗪悬浮剂进行防治。 c) 幼果期和白熟期,视危害情况,喷1~2次哒螨灵或三唑锡。 9.3.3棉铃虫 a) 花期,采用诱捕器(内悬棉铃虫性诱剂诱芯)诱杀成虫,1个/667m2,悬挂高度1.5 m;白熟期至脆熟期为第二代成虫发生期,更换诱芯。 b) 幼果期,药剂防治幼虫关键时期,依次喷溴氰菊酯和灭幼脲3号各1次,间隔10 d~15 d。 c) 脆熟期,第二代幼虫期,喷1次科云NPV(棉铃虫 HaNPV)悬浮剂。 10 低温冻害防治 按照DB65/T 3103规定执行。 11 风沙灾害防治 按照DB65/T 3104规定执行。 12 果实采收 12.1采收时期 鲜食用枣在脆熟期采收;制干用枣在完熟期采收。 12.2采收方法 鲜食用枣采取手工采摘法,应带果柄一起采下,轻拿轻放。采收的果实应放置于阴凉处,避免日光爆晒,或尽快预冷并入库保存。制干用枣采取震落法,从树上震落果实,地面捡取。采后应及时晾晒和加工。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枣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650103773455138C | 发证机关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培训、咨询服务,技术、维权服务,加工、代销服务,新品种推广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根才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克拉玛依西街2229号天华大厦19层 | 邮编 : 83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