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FB 0011—2021 织物用再加工纤维棉纱-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ZFB 0011—2021 |
中文标题 | 织物用再加工纤维棉纱 |
英文标题 | Yarn with recycled fiber used for fabri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59.080.20 纱线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W 12 |
国民经济分类 | C171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08日 |
实施日期 | 2021年12月18日 |
起草人 | 曹丽勤、黄景盛、李成、姚伟慧、陈杰、潘莲君、周宗寅、周甲稳、周功相、吴家印、曾云想、金招腾、颜克烨、高映月、林美丽 |
起草单位 | 温州市鹿腾棉纺有限公司、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苍南县兴纬纺织有限公司、苍南县稳发纺织厂、苍南县宜山张南棉纺织厂、温州耀丰实业有限公司、苍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苍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龙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再生纤维绿色产业链联盟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织物用再加工纤维棉纱(以下简称织物纱)的产品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棉型再加工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织物用纱。 本文件不适用于婴幼儿、医疗卫生产品用纱。 |
主要技术内容 | 5 要求 织物纱应符合表1、表2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线密度偏差率和线密度变异系数 按GB/T 4743─2009规定执行,线密度偏差率按式(1)计算,其中100m 纱的实测干燥质量按程序2烘干后折算,100m 纱的标准干燥质量按附录A 中式(A.4)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按程序1调湿平衡后,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6.2 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按GB/T 3916 规定执行。 6.3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00%) 按GB/T 3292.1 规定执行。 6.4 明显色结 按FZ/T 10021─2013 中附录A规定执行。 6.5 十万米纱疵试验 按FZ/T 01050 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以上九级疵点之和表示。 6.6 纤维含量 按FZ/T 01057(所有部分)、GB/T 2910(所有部分)和FZ/T 01026 等规定执行。 6.7 甲醛含量 按GB/T 2912.1 规定执行。 6.8 pH值 按GB/T 7573 规定执行。 6.9 异味 按GB 18401 规定执行。 6.10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按GB/T 17592 规定执行。 6.11 余氯试验 按GB/T 28025 规定执行。 6.12 有机氯载体 按GB/T 20384 规定执行。 6.13 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 3921─2008 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试验条件为A(1)。 6.14 耐水色牢度 按GB/T 5713 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 6.15 耐汗渍色牢度 按GB/T 3922 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 6.16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 3920 规定执行。 6.17 微生物 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真菌菌落总数和细菌菌落总数项目按GB 15979─2002 附录B 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按FZ/T 10007 规定执行,其中每批另行抽取1个筒子为微生物试验样品,抽取后密封包装,不进行任何处理。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33000050186806X4 | 发证机关 | 浙江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咨询、培训。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虞树荣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杭州市下沙路300号6号楼 | 邮编 : 31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