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ZFS T/BZFS005—2022 沾冬2号裂果缩果防治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BZFS T/BZFS005—2022
中文标题  沾冬2号裂果缩果防治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acking and fruit shrinkage of dongzao jujube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15 水果种植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1日
实施日期  2022年10月11日
起草人  李庆军、盖志君、胡焕平、王世镇、许可军、宋永贵
起草单位  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滨州市滨城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滨州市自然资源局、无棣县自然资源局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冬枣裂果缩果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枣裂果病与缩果病防治技术规程,包括发病规律、综合防治措施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滨州地区的冬枣裂果缩果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714-2016 冬枣
GB/T 18846-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沾化冬枣 
GB/Z 26579-2011 冬枣生产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冬枣裂果病,是一种生理病害,是枣果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而作出的反映,枣果生长后期果皮裂开多道长缝,导致果肉外露,随之裂果腐烂变酸。
冬枣缩果病,又名萎焉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病后病果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导致枣果提前脱落。
4症状
   冬枣裂果主要有梗洼处裂果、缺素症裂果和日灼、机械伤、病虫害等处裂果。详细见附录A。
冬枣感染缩果病后,发病症状有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等5个阶段。详细见附录B。
5 发病规律
冬枣裂果多发生在白熟期(9月下旬)至脆熟期(10月中旬),特别是露天冬枣更容易发生。裂果主要是枣成熟期含糖量增高,果皮弹性降低,由韧变脆;阴雨天过多的吸收水分后使果肉膨压加大,致使表皮破裂。发病主要原因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施肥不当、阴雨天气等因素相关,特别是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天气时更容易发生裂果。
冬枣缩果病,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时果实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呈浸润状,随后病斑变为暗红色,无光泽,果肉呈浅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坏死组织逐渐向果肉深层延伸,后病部转为暗褐色,病果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果柄受害后呈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枣果提前脱落。发病主要原因与树体树势、高温高湿天气及叶蝉、螨、桃小食心虫等吸食虫害等因素密切相关,病菌侵入导致枣果发病。
6 综合防治技术
6.1 建园
要选择排水通畅、通风性良好的地方建园,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设施栽培或避雨栽培。
对土壤进行改良,按2500kg/667m2土杂肥、25kg/667m2复合肥混合后施入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树体营养和长势,提高抗病性。
6.2合理修剪 
以疏枝和整枝为主,主要是冬剪和春夏剪,培养新结果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裂果和缩果现象。 
疏枝即疏除树体内膛过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新枣头,凡位置不当、不计划留作更新枝的枝条要尽早疏除。整枝是将偏冠树内的徒长枝拉出来, 填补空间。春夏剪则是反复多次抹芽、摘心,一般每年3~5次。冬剪主要是去除中间的部分大枝条,拉大开张枝条角度,锯掉部分老枝条,培养新枝条。
 冬枣结果母枝(枣股)的最佳结果年限一般在四五年,6年生以上进入衰老状态,不仅结果能力降低,而且所结的枣果在成熟期最易缩果。 生产上应及时更新骨干枝和结果枝组。 具体方法是:花期开甲时在衰老骨干枝的基部环剥,保留甲口后部新萌发的枣头,用一二年培养成新的骨干枝,春剪时将衰老部分彻底剪除,做到全树结果枝始终处在壮龄阶段,保持树老枝不老,减少缩果病发生。
6.3适时浇水和排涝 
枣树坐果后及时浇水,促进果实正常发育并保持一定水分。进入到雨季时,要及时排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合理和稳定状态。白熟期后是冬枣防裂的关键期,不能骤干骤湿,适宜采取滴灌的方式浇水,根据天气情况10~15d浇一次小水,到成熟期如遇降雨,不会因枣果中的水分变化过大而引起裂果,要求是果实白熟期地表20cm土层的含水量稳定14%以上。 
6.4科学施肥
对于结果期的枣树,每生产100公斤鲜枣,需氮肥1.5公斤,磷肥1.0公斤,钾肥1.3公斤。在秋季枣果采收后落叶前这段时间,做好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除了秋施基肥,还要进行根部追肥,第一次在春季枣树萌芽前,以速效氮磷为主;第二次追肥在果实坐果期,以氮肥为主;第三次追肥再果实迅速膨大期,使用氮磷钾复混肥。肥料施用量要根据枣树需肥规律,在配方施肥基础上,做到合理施用,促进水肥协调,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6.5合理负载
坐果多的枣树,树体营养状况差,树势弱,果实的干物质少,影响果实抗性。 
做到以树定产,以枝定果,产量控制在1000~1250kg/666.7m2。搞好人工疏果,保持每个枣吊最多3个果,让有限的叶片满足枣果正常生长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减少因叶片营养供应不足而造成缩果。
6.6地表覆盖
土壤覆草。可以保持土壤墒情,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可防止裂枣的发生。可选择麦秸、麦糠、粉碎的玉米秸等进行覆盖。
地膜覆树盘。在枣树发芽前,在树两侧顺行向覆盖1~2m宽的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变化小可以降低裂果情况。
6.7补充营养元素
 冬枣生长期间缺少硼和钙都可引起裂果,应注意合理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尤其增加微量元素硼和钙的使用。
要在花前、盛花期、落花后各喷一次0.2~0.3%硼酸、或0.5%红糖加0.2%硼砂混合液。在冬枣黄豆大小时,每隔15d 喷一次钙肥,连喷 3~4 次,可选用0.3~0.4%氯化钙或乙酸钙等。从7月下旬开始,每隔10~20d喷一次0.3%氯化钙水溶液,直至采收,能明显降低冬枣裂果现象。
6.8科学用药
   幼果坐果后每隔10~15d喷一次果树专用“天达 2116”药液,连喷3~4次,可减少裂果的发生。如果天气连续阴雨潮湿,可在阴雨天之前或之后,果面喷施细胞分裂素1500~2000倍液。
6.9防治病虫害
刺吸式口器害虫是造成枣缩果病发生的重要诱因,通过加强对刺吸式害虫的防治,可以有效减少枣缩果病的发生。重点对介壳虫、叶蝉、螨、椿象、桃小食心虫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治。
每年4~7月份,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叶蝉等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8~9月施用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的杀虫剂能防治桃小食心虫。
6.10发病后补救
 冬枣裂果后,易受病菌感染,引起烂枣、落枣,应及时喷杀菌剂。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用药时要严格掌握浓度。冬枣处于转色期,最好不要使用含锌、锰成分的药剂,在阳光照射下锌锰会对果面产生灼伤出现花斑。喷药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防止药液挥发过快而影响药效,可在上午10:00 前和下午16:00以后喷施。
缩果病在发病前后的8月中下旬,用链霉素100~140个国际单位/毫升,全树喷雾。每7天喷1次,共喷3~5次。同时,在上述药液内加入20%灭扫利5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能够杀死叶蝉、蚧、螨等传病昆虫,防治缩果病效果更佳。
6.11清洁枣园
   秋冬季节,彻底清除枣园病果烂果,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掩埋,减少菌源。早春季节,要对老裂树皮进行刮除,可将部分害虫和细菌进行清除。
6.12及时采收
在进入白熟期和脆熟期后,通过分批、分期采收的办法,及时摘掉过密部位的枣果,减少树体负载,剩下的枣果很少出现缩果现象,保证枣品质和硬度达到最佳状态。
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按正常时间采收不同用途的枣果,进行保存和加工。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滨州市林学会
登记证号51371600MJE990184M发证机关山东省滨州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咨询、培训。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宋永贵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十二路877号建大大厦1103房间邮编 : 2566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