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 599—2022 汽车空调制冷剂(HFC-134a)泄漏测试方法及限值-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AS 599—2022 |
中文标题 | 汽车空调制冷剂(HFC-134a)泄漏测试方法及限值 |
英文标题 | Test methods and limits of refrigerant (HFC-134a) leakage i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43.040.60 车身及车身附件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T 26 |
国民经济分类 | C3670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2年09月19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9月19日 |
起草人 | 赵冬昶、徐树杰、王超前、任家宝、刘雪峰、王雷、李静怡、郭晓林、 李雄亚、王媛、薛庆峰、王宏义、王宏、张子琦、黄海圣、薛梅、赵志宇、李燕、孙西峰、李勇刚、游典、薛小波、何震、牛海庆、宋英超、关华丽、余静、许林、陆萍、许俊海、龙海峰、梁佳佳、 于鹏、罗颖、俞晓勇、胡辛楼、刘焘、包锐、戚承伟、金霄。 |
起草单位 |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技术中心、霍尼韦尔高新材料(中国)有限公司、科慕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HFC-134a)泄漏测试的试验设备、预处理及采样、测定及结果计算、泄漏限值、试验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M1、N1类车辆汽车空调制冷剂(HFC-134a)的采样和测定,其他类型车辆汽车空调及制冷剂可参照执行。 |
主要技术内容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HFC-134a)泄漏测试的试验设备、预处理及采样、测定及结果计算、泄漏限值、试验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M1、N1类车辆汽车空调制冷剂(HFC-134a)的采样和测定,其他类型车辆汽车空调及制冷剂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T 720—2004 汽车空调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QC/T 720—20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空调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制冷剂管路、风机及必要的控制部件等构成,用于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给汽车乘员及关键部件提供适宜环境的空调系统。 注1:按照功能可分为单冷型、制冷电热型、热泵型、电热辅助热泵型、水暖辅助热泵型。 注2:本标准中用于泄漏测试的汽车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制冷剂管路等所有直接流经制冷剂的零部件构成,不包含空调箱、风机等不直接接触制冷剂的零部件。 [来源:GB/T 21361—2017,3.1,有修改] 3.2 制冷剂 refrigerant 在汽车空调中用于传递热量的流体,在低温低压环境吸收热量,在高温高压环境释放热量,通常伴有相变过程。 [来源:HJ 1195—2021,3.1,有修改]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标准化协会 | ||
登记证号 | 50000241-6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书刊编辑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高建忠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 | 邮编 : 10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