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23—2022 自然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I 023—2022 |
中文标题 | 自然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20.70 环境规划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N771 生态保护 |
发布日期 | 2022年04月20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4月20日 |
起草人 | 邵超峰、高俊丽、战雪松、毛国柱、魏子章、师荣光、陈思含、马姜明、于航、王鹿、杨娟、鞠美庭、郑福居 |
起草单位 |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协会、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广西师范大学、允能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 |
范围 |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景观资源调查、自然景观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自然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编制、自然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保障及技术措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自然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
主要技术内容 | 4 总体原则 4.1 自然性。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及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是自然景观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 4.2 持续性。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的复合载体,自然景观资源利用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使区域景观结构、格局和比例与区域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以达到自然景观资源的整体优化利用。 4.3 全面性。在主要保护对象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既考虑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又重视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对,妥善调试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4.4 可量化性。选择的自然景观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尽量遵循可量化的原则,以此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5 可操作性。自然景观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应选择最有代表性、最具现实可操作性的指标。加强与相关数据基础的统筹衔接,做到评价数据可获取、评价方法可操作、评价结果可检验,确保管用、好用、适用。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765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 邮编 : 100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