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113—2022 隔爆电缆固定头-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I 113—2022 |
中文标题 | 隔爆电缆固定头 |
英文标题 | Ex d Cable Gland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1.140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J22 |
国民经济分类 | C383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
发布日期 | 2022年11月21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11月21日 |
起草人 | 李小强、何明山、曾凡乐、周敏、李长征、毛天良、申屠宝卿、王秀兰、孙敏、周忠泽、孔佳佳 |
起草单位 | 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毕博科技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隔爆电缆固定头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隔爆电缆固定头 (以下简称“固定头”)。 |
主要技术内容 |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固定头的结构应完整、无缺损;无局部未镀满或无镀层;无破坏电镀层的深划痕。 6.2 尺寸 固定头的尺寸应符合样品册及图纸要求。 6.3 安装扭力 6.4 耐热耐寒性 按7.5的规定,将电缆固定头放入温度95 ℃,湿度90%的环境下持续14天;然后温度150 ℃的高温箱里再保持14天。经过耐热试验的样品,在室温下静置24 h后再进行耐寒试验,在低温-60 ℃的环境下保持24 h。试验完成后,产品的防水圈及垫片应无异常。 6.5 抗冲击性 电气设备经抗冲击试验后不应出现防爆型式失效现象。 6.6 防护等级 固定头处于锁紧状态下,按7.7的规定进行防护等级试验,防护等级应达到IP68。 6.7 夹紧力 经试验过的固定头位移量应≤6 mm。 6.8 极限扭力 经2倍扭力值锁紧迫紧螺帽后,固定头外观应无破坏。 6.9 静压试验 在3 000 KPa下保持至少10 s后吸水纸上应无任何泄露痕迹。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765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 邮编 : 100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