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164—2022 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的厌氧氨氧化 处理工艺及运行调试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I 164—2022 |
中文标题 | 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的厌氧氨氧化 处理工艺及运行调试规范 |
英文标题 | Anammox treatment process and operation debugging specification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ail liquid of coal-fired thermal power plant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30.20 液态废物、淤泥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Z23 |
国民经济分类 | N772 环境治理业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26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12月26日 |
起草人 | 于德爽、吴迪、于璐、王晓霞、杨霄、李振宇、陈光辉、苗圆圆、赵骥、李翔、赵晓东。 |
起草单位 | 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海永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大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工艺流程、设计参数、技术要求和运行调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的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及运行调试。 |
主要技术内容 | 工艺流程 4.1 基本原则 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的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符合 GB 50660 和 DL/T 5046 的规定,并满足以下总体要求: (1)工艺流程先进、合理,技术可行; (2)达到规定排放或回用水标准,处理效果好; (3)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污泥产量少; (4)运行费用合理; (5)运行操作简单,调控管理方便。 4.2 工艺流程的选择 4.2.1 两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 图1 两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流程 该工艺厌氧氨氧化过程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在好氧反应器中将一半的 NH4+ 转化为 NO2-,第二段是在厌氧反应器中将剩余的 NH4+ 和 NO2- 一起直接转化为 N2。 预处理包括中和、混凝沉淀、气浮等,预处理阶段应该控制该阶段出水的 C/N 比在 3:1以内;亚硝化可采用控制溶解氧(限氧自养硝化-反硝化工艺,即 OLAND 工艺)、pH 及游离氨、以及控制反应器温度(SHARON 工艺)实现;反硝化是将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的 NO3- 转变为 N2。 调节池的作用在于调节进水的 pH、水质及水量;深度处理可采用活性炭过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等。 4.2.2 一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 图2 一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将一半的 NH4+ 转化为 NO2-,然后将 NH4+ 和 NO2- 一起直接转化为 N2。 一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多采用 CANON 反应器,亚硝化及厌氧氨氧化过程在同一个反应器完成,工艺流程短、建设成本低、占地面积小。 4.2.3 投加亚硝态氮的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 NO2- 图3 投加亚硝态氮的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流程 由于燃煤火电厂排放的脱硫脱硝尾液水量一般较少(小于 300 m3/d),因此亦可采用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直接投加亚硝态氮的方式,NO2- 投加量与 NH4+ 摩尔比按照 1:1,然后将 NH4+ 和 NO2- 一起直接转化为N2。 4.3 反应器形式的选择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供选择的形式有: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及改进型的 UASB 反应器,例如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等。 反应器形式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器需设置避光设施,以避免光照对反应器的影响; (2)反应器应能够保证厌氧氨氧化菌种的充分截留,以避免菌种流失; (3)反应器应具备悬浮污泥均匀混合的搅拌条件,可采用机械搅拌或惰性气体(如氮气)搅拌的形式; (4)在冬季运行时,反应器应具备一定的保温条件,以保证反应器的运行效率。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765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 邮编 : 100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