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CIF 0196—2022 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加注装置防爆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PCIF 0196—2022
中文标题  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加注装置防爆技术规范
英文标题  Explosion-pro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ydrogen dispenser of fuel cell vehicle
国际标准分类号  43.080.01 商用车辆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T 47
国民经济分类  C3670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14日
实施日期  2022年07月15日
起草人  乔秦、孟雪、周亮、李明昕、王新建、王凡、李威。
起草单位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防爆电气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天津)、中创新海(天津)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电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星氢电科技郑州有限公司、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稳恩佳力佳(北京)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加注装置防爆设计、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文件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在氢气加注站内、额定工作压力不高于70 MPa的高压氢气加注装置。其他工作压力的加氢装置应按照本文件中规定要求进行评估。 本文件不适用于采用固体或其他液体溶剂作为氢气载体的加注装置。
主要技术内容  4 基本要求
4.1 结构要求
4.1.1 氢气加注装置整机应按制造商规定或经过批准的技术图纸和文件制造。主体结构和受力部件应能支撑自身重量和内部安装的部件重量。
4.1.2 氢气加注装置的内部零件之间的安装面、门与侧板之间的结合面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错位。如果包含滑动、转动部件、运动部件,部件之间应轻便、灵活、平稳,无阻滞现象,同时避免金属部件间的刚性碰撞。
4.1.3 紧固件应连接牢固、无松动,插接件应接触良好。
4.2 材料要求
4.2.1 构成整机外壳部分的金属材质,镁和钛总含量不应超过7.5%。金属表面如果喷漆或涂漆处理,涂层厚度应不超过0.2 mm。
4.2.2 外壳可触及的非金属材质,应满足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的要求:
a)  非金属表面电阻应不大于1 GΩ(相对湿度50%±5%)或100 GΩ(相对湿度30%±5%)。
b)  非金属外壳表面积(投影面积)不超过2000 mm2,棒状或管状物体直径不超过20 mm。
c)  限制涂敷在导体或耗散表面的非金属层厚度,其与地连接的电阻小1 GΩ。非金属涂层厚度应小于0.2 mm,或击穿电压不超过DC 4 kV。
d)  对于固定安装,预期通过安装将静电放电危险降至最小时,应依照制造商说明文件提供的指南,将静电放电危险降至最小。
e)  对便携式、电源供电设备,若非金属材料通过接地的导电或耗散防护装置保护以避免起电或放电,设备应依照制造商说明文件提供的指南,将静电放电危险降至最低。
f)  通过试验测量最大转移电荷不超过10 nC。
注:详细试验测量方法见GB/T 3836.1。
4.3 现场安装要求
4.3.1 氢气加注装置整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室外,上方有足够尺寸的遮挡,相关要求见GB 50516。
4.3.2 整机安装底座高于地面150 mm~200 mm,同时为车辆穿行预留足够空间,邻近行车道的地上氢气设备应设防撞柱(栏),相关要求见GB 50516。
4.3.3 底座至少使用4枚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安装在水泥基础上。水泥基础应预留孔位,以方便连接电缆、接地及管道。预留孔完成安装后,应用黄沙或其他致密材质有效封堵,以防止氢气聚集。
4.3.4 氢气加注装置安装位置应分析所处危险区域类型,确保设备保护等级(EPL)满足危险区域安装设备的防爆要求。
4.3.5 加氢枪应配置拉断阀,防止加氢软管断裂后产生不可控泄漏,详见GB/T 31138。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2715X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行业管理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成果鉴定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傅向升
依托单位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十六号楼邮编 : 100723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