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A 23—202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渗锌层要求及试验方法-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SEA 23—2022 |
中文标题 |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渗锌层要求及试验方法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25.220.20 表面处理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336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
发布日期 | 2022年06月10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6月10日 |
起草人 | 乐林江,王胜民,刘腾福,何良俊,赵宏安,刘杰,常家惠,祁长勇,陈宝银,刘磊,陈厚云,刘亚,刘宏武,王志同,蔡继斌,昝长荣,严海锦,刘银庭,肖利明,丁志敏,杨家红,李永伟,范祚玉,张建国,黄智权,沈伟,任冬梅,赵晓军,苑振涛 |
起草单位 | 盐城科奥机械有限公司,福建郭坑铁路工务设备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安徽省新铁铁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泽兴铁路设施有限公司,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正鑫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抚州工业分公司,马鞍山市中水路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瑞亿高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科成有色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洛阳鑫益达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博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5 要求 5.1 外观 a) 经目测渗层表面应平整、均匀,允许存在因渗锌过程制件之间正常接触或储运过程产生的轻微划痕,待渗制件自身存在的砂眼、夹渣等引起的渗层表面不均匀不应视为外观缺陷; b) 渗层表面呈灰色(发暗或有光泽),经钝化、封闭等后处理的渗层外观本标准不做要求; c) 不应有漏渗; d) 渗层表面允许存在深灰色斑点的面积不应超过渗层总面积的5%; e) 除非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否则交货时制件表面不应存在橙棕色产物;因表面有橙棕色产物被拒收的制件在征得需方同意后,应重新渗锌处理后送交检查。 5.2 厚度 5.2.1 厚度要求 本文件将渗层厚度要求分为8个等级(见表1),每个等级的渗锌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中的规定。 表1 渗层厚度 渗层等级 局部厚度最小值(μm) 单位面积渗层质量平均值(g/m2) 100 100 720 90 90 648 80 80 576 70 70 507 60 60 432 50 50 360 40 40 288 30 30 216 5.2.2 螺纹件的预留间隙 对于螺纹件,渗锌处理前应考虑内外螺纹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需方应与供方讨论预留间隙的要求,关于预留间隙的指南参见GB/T 19355.3。 5.3 后处理和涂覆 制件渗锌后应采用后处理或涂覆提高渗层的耐腐蚀性能,改善渗层的外观质量。 后处理包括钝化、封闭、钝化及封闭等处理工艺,钝化宜采用环保型无铬钝化工艺。 涂覆包括锌铝涂覆、达克罗涂覆、有机涂料涂覆等涂料涂装和粉末喷涂。 高强度制件渗锌后采用化学抛光、钝化、封闭处理时,处理后是否需要除氢和采用何种除氢工艺及条件由供需双方协商。 5.4 耐盐雾性能 渗锌及钝化、封闭处理后制件应通过600h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不出红锈,渗锌及涂覆处理后制件应通过1500h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不出红锈。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047615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行业管理、技术交流、咨询服务、专业培训、举办展览、国际交流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马捷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北广大厦1203室 | 邮编 : 10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