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ACM 0117—2022 子宫腺肌病中医诊疗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GDACM 0117—2022
中文标题  子宫腺肌病中医诊疗指南
英文标题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国际标准分类号  11.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Q841 医院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9日
实施日期  2022年10月19日
起草人  梁雪芳、向东方、曹立幸、司徒仪、许明桃、王永霞、叶淑华、邓高丕、 邓阿黎、梁瑞宁、陈小平、赵莉
起草单位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中医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有独特疗效,这一观点已获得国内同行的认可。目前国际上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诊治指南有150余种之多,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以及2020年发布的《子宫腺肌病诊治专家共识》推荐中医中药作为药物治疗方案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痛经,但缺乏具体的中医诊疗方案,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近年来,国家加强中医药事业的规划,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前进。广东省是中医药大省更是中医药强省,非常重视中医药防治复杂疑难疾病的工作,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大的优势及广阔的前景。本标准在临床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子宫腺肌病指南、共识和中医特色优势治疗方法,规范该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为临床、科研提供科学、可靠的中医诊断治疗依据,以提高该病治疗的规范程度和临床疗效,并根据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不断加以修订完善,以适应实际需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服务。
      本标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a) 从病症结合和辨证施治角度,在明确西医疾病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规范中医辨证、治疗,有利于其辨证规范的确立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保证其临床操作性和适用性;
      b) 治疗上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兼顾其他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c) 通过古、现代文献研究及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总结中医诊治子宫腺肌病的要点、紧跟国际国内前沿技术,以提高疾病认识,规范中医治疗方案。
      本标准修订遵循国际指南制定的标准和流程,采用GRADE方法,重新全面构建标准主题与关键临床问题,基于循证医学系统研究,形成完整版的“子宫腺肌病中医诊疗指南”。指南的一些重要领域可能并不能在既往文献中找到依据,或者现有文献的结论相互矛盾,则应进行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专家共识反映了指南专家组成员基于文献和临床经验的一致性判断。
      本文件提出了子宫腺肌病的术语和定义、疾病诊断、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疾病长期管理,预防和调护等, 适用于子宫腺肌病中医诊断及治疗。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临床使用者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各专业执业中医师、执业助理中医师,临床执业医师可参考使用。本标准适用于中医药教学、科研工作。此外,还适用于有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登记证号51440000515355820Y发证机关广东省民政厅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科普咨询,科技开发,刊物出版,继续教育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金世明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淘金北路77号麓湖阁南塔404房邮编 : 510095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