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EIIA 1003—2022 家校社协同教育系统建设和应用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GZEIIA 1003—2022
中文标题  家校社协同教育系统建设和应用指南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18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P839 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28日
实施日期  2022年02月01日
起草人  张瑜、李运林、徐福荫、周玉霞、卢春和、李淑仪、陈文光、高峰、张峰、麦健祺、李琼、丁娜
起草单位  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协同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北京中宏创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盈可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米客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新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精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师培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十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太原智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迈汇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认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呐噜噜(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芳禾数据有限公司、广州品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智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大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伟才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米客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新励成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树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翰林汇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优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点点安儿童教育有限公司、广州培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智聚行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智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1. 总则 
1.1. 相关政策 
1.2. 协同教育的相关术语 
1.3. 规范性文件 
1.4. 适用范围与应用方法 
2. 协同教育系统的建设思路 
2.1. 目标 
2.2. 推进原则 
2.3. 体系结构 
3. 协同教育技术支持系统 
3.1. 1+1+N架构 
3.2. 一个操作系统架构 
3.3. 一个云平台 
3.4. N种接入硬件 
3.5. 大数据 
3.6. 教育内容 
3.7. 终端云服务 
4. 家校社协同教育系统的建设 
4.1. 协同教育生态体系建构 
4.2. 动力设计 
4.3. 数据管理 
4.4. 资源建设、管理和使用 
4.5. 建立协同机制 
5. 家校社协同教育系统的应用 
5.1. 学校层面 
5.2. 教师层面 
5.3. 学生层面 
5.4. 家长层面 
5.5. 社会教育层面 
6. 协同教育系统评价 
6.1. 系统评价方法 
6.2. 评价指标体系 
7. 保障措施 
7.1. 组织保障 
7.2. 技术保障 
7.3. 经费保障 
8. 参考文献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广州市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
登记证号51440100347457309E发证机关广州市民政局
业务范围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权益;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开展业务培训,提供良好服务;按规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委托以及购买服务等事项。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张瑜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6号楼303房邮编 : 51140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