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HG 022—2022 磷石膏改性硬质聚氯乙烯排水排污管材-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GZHG 022—2022 |
中文标题 | 磷石膏改性硬质聚氯乙烯排水排污管材 |
英文标题 |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83.140.30 塑料管、配件和阀门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C292 塑料制品业 |
发布日期 | 2022年01月05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1月05日 |
起草人 | :王华、郭建兵、林明华、周成立、周游、王康茂、金政华、郑斌、黄鑫、罗辅国 、袁桃、郭宗智、周成纤、陈洪松、李学、蒋文洋、胡宗俊。 |
起草单位 | 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山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绿色化工与先进材料研发中心、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萍乡市大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南方伟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品瑞汇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万锦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贵州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范围 | |
主要技术内容 | 6要求 6.1颜色 颜色宜采用绿色,管材颜色应均匀一致。如有特殊颜色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外观 管材内外壁应光滑,不允许有气泡、裂纹、凹陷及分解变色线。管材端部应切割平整并应与轴线垂直。 6.3规格尺寸 6.3.1长度 管材长度一般为4m、6m、9m或12m,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长度见图1。不允许有负偏差。 说明: L——管材长度; L1——有效长度; dn——公称外径。 图1 管材长度 6.3.2平均外径 平均外径dem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平均外径与壁厚 公称外径 dn, mm 平均外径dem, mm 壁厚,mm SN2 SN4 SN8 SN12.5 SN16 min.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110 110.0 110.3 — — 3.2 3.8 3.2 3.8 4.0 4.6 4.2 4.9 125 125.0 125.3 — — 3.2 3.8 3.7 4.3 4.5 5.2 4.8 5.5 160 160.0 160.4 3.2 3.8 4.0 4.6 4.7 5.4 5.8 6.6 6.2 7.1 200 200.0 200.5 3.9 4.5 4.9 5.6 5.9 6.7 7.2 8.2 7.7 8.7 250 250.0 250.5 4.9 5.6 6.2 7.1 7.3 8.3 9.0 10.1 9.6 10.8 315 315.0 315.6 6.2 7.1 7.7 8.7 9.2 10.4 11.3 12.7 12.1 13.6 (355)a 355.0 355.7 7.0 7.9 8.7 9.8 10.4 11.7 12.7 14.2 13.6 15.2 表 3 平均外径与壁厚(续) 公称外径 dn, mm 平均外径dem, mm 壁厚,mm SN2 SN4 SN8 SN12.5 SN16 min.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e min. em max. 400 400.0 400.7 7.9 8.9 9.8 11.0 11.7 13.1 14.3 16.0 15.3 17.1 (450)a 450.0 450.8 8.8 9.9 11.0 12.3 13.2 14.8 16.1 18.0 17.2 19.2 500 500.0 500.9 9.8 11.0 12.3 13.8 14.6 16.3 17.9 19.9 19.1 21.3 630 630.0 631.1 12.3 13.8 15.4 17.2 18.4 20.5 22.5 25.0 24.1 26.8 (710)a 710.0 711.2 13.9 15.5 17.4 19.4 20.9 23.3 25.4 28.2 27.2 30.2 800 800.0 801.3 15.7 17.5 19.6 21.8 23.5 26.2 28.6 31.7 30.6 33.9 (900)a 900.0 901.5 17.6 19.6 22.0 24.4 26.5 29.5 32.2 35.7 34.4 38.1 1000 1000.0 1001.6 19.6 21.8 24.5 27.2 29.5 32.8 35.8 39.6 38.2 42.3 1200 1200.0 1202.0 23.5 26.2 29.4 32.6 35.3 39.3 42.9 47.4 45.9 50.6 1400 1400.0 1402.2 27.4 30.4 34.3 38.0 41.2 45.6 — — — — 1600 1600.0 1602.5 31.3 34.7 39.2 43.4 — — — — — — a公称外径加括号的为非优选尺寸; 6.3.3不圆度 不圆度在生产后立即测量,应不大于0.024dn。 6.3.4倒角 管材插口端应按图2加工倒角,倒角应与管材轴线呈(15~45)°之间的夹角,见图2、表5。管材端部剩余壁厚应不小于最小壁厚的三分之一。 6.3.5壁厚 管材壁厚应符合表3的规定,承口壁厚应符合表5的规定。 6.3.6承口和插口尺寸 6.3.6.1承口内径和长度 承口应采用一体成型的钢骨架密封圈承口结构,管材的承口和插口示意图见图2,承口和插口的基本尺寸应符合表4的规定,插口端应设置安装指导线。 ds—管材承口内径 de—管材外径 e—管材壁厚 e2—承口处壁厚A—承口配合深度 C—密封区长度 H—倒角宽度 E—插入深度 图2 承口和插口示意图 表4 承口和插口的基本尺寸 单位:㎜ 公称外径,dn 承口 插口 dsm, min. A, min. E, b min. H 110 110.4 32 60 6 125 125.4 35 67 6 160 160.5 42 81 7 200 200.6 50 99 9 250 250.8 55 125 9 315 316.0 62 132 12 (355)a 356.1 66 136 13 400 401.2 70 150 15 (450)a 451.4 75 155 17 500 501.5 80 160 18 630 631.9 93 188 23 (710)a 712.1 101 210 28 800 802.4 110 220 32 (900)a 902.7 120 245 36 1000 1003.3 130 270 41 1200 1203.6 140 285 46 1400 1403.9 160 320 51 1600 1604.2 180 360 56 a 括号内为非优选尺寸; bE 表示管材实际插入深度,Emin =Amin+C。 6.3.6.2承口壁厚 承口壁厚见图2,不包括承口口部,应符合表7的规定。由于型芯偏移,允许承口壁厚减少5%。在这种情况下,垂直相对两点壁厚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表5中的规定。 表5 承口壁厚 单位:㎜ 公称外径a dn 承口壁厚 e2,min SN2 SN4 SN8 SN12.5 SN16 110 — 2.9 2.9 3.6 3.8 125 — 2.9 3.4 4.1 4.4 160 2.9 3.6 4.3 5.3 5.6 200 3.6 4.4 5.4 6.5 6.9 250 4.5 5.5 6.6 8.1 8.6 315 5.6 6.9 8.3 10.2 10.9 (355)a 6.3 7.8 9.4 11.5 12.3 400 7.1 8.8 10.6 12.9 13.7 (450)a 8.0 9.9 11.9 14.5 15.5 500 8.9 11.1 13.2 16.2 17.8 630 11.1 13.9 16.6 20.3 21.8 (710)a 12.6 15.7 19.0 23.0 24.7 800 14.1 17.7 21.3 26.0 27.8 (900)a 16.0 19.8 24.0 29.3 31.3 1000 17.8 22.0 26.8 32.6 34.7 1200 21.4 26.6 32.1 39.0 41.7 1400 24.9 30.8 37.4 — — 1600 28.4 35.2 — — — a公称外径加括号的为非优选尺寸。 6.4物理力学性能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密度kg/m3 1350~1750 见 7.4 环刚度,kN/㎡ SN2 ≥2 见 7.5 SN4 ≥4 SN8 ≥8 SN12.5 ≥12.5 SN16 ≥16 落锤冲击 (TIR),% ≤10 见 7.6 维卡软化温度,℃ ≥79 见 7.7 纵向回缩率,% ≤5,管材表面应无气泡和裂纹 见 7.8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15℃,30min) 表面无变化 见 7.9 压扁试验 无破裂 见 7.11 注:二氯甲烷浸渍试验可采用丙酮浸渍试验(23℃,20min)代替,要求内外表面无凸起,无剥离,试验方法见 7.10。 6.5连接密封性 管材应进行连接密封性试验,试验后试样应不破裂,不渗漏。 6.6铅含量 管材中铅含量应符合GB/T 26125-2011的规定。 7试验方法 7.1试样状态调节及试验环境 除有特别规定外,应按GB/T 2918-2018规定,在(23±2)℃条件下对试样进行状态调节24h,并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 7.2外观和颜色 目测。 7.3尺寸和测量工具 7.3.1长度 按图1所示测量,精度为1mm。 7.3.2平均外径 按GB/T 8806-2008规定测量。 7.3.3不圆度 按GB/T 8806-2008规定测量同一截面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用最大外径减最小外径为不圆度。 7.3.4壁厚 按GB/T 8806-2008的规定测量。 7.3.5承口和插口基本尺寸 按GB/T 8806-2008的规定测量。承口内径用精度为0.01mm的内径尺为主测量,承口深度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7.4 密度 按GB/T 1033.1-2008测定。 7.5 环刚度试验 按GB/T 9647-2015规定进行。 7.6 落锤冲击 按GB/T 14152-2001的规定测试,预处理和试验温度为0℃,状态调节介质为水或空气,使用d90型重锤, 重锤质量和冲击高度见表7。 表7 冲锤冲击试验条件 公称外径dn,㎜ 重锤质量,㎏ 冲击高度,㎜ 110 1.0 1600 125 1.25 2000 160 1.6 2000 200 2.0 2000 250 2.5 2000 ≥315 3.2 2000 7.7 维卡软化温度 按GB/T 8802-2001规定测试。 7.8 纵向回缩率 按GB/T 6671-2001的方法B的规定测试,试验温度为(150±2)℃,试验时间见表8。 表8纵向回缩率试验条件 壁厚e,mm 烘箱处理时间,min e≤4 30 4<e≤16 60 e>16 120 7.9 二氯甲烷浸渍 按GB/T 13526-2007的规定测试。 7.10 丙酮浸渍试验 根据CJ/T 493-2016中7.2.8的规定测定。 7.11 压扁试验 按GB/T 9647-2015的规定测试。将试样压至管材外径的30%,观察试样是否破裂,加压速率应均匀,压缩过程应在(2~5)min内完成。 7.12 连接密封性 管材承插连接后应进行连接密封性能试验,按表9的试验条件进行测试。 表9 连接密封性能试验条件 项目 试验参数 要求 试验方法 连接密封性试验 试验温度 20℃ 不破裂不渗漏 按GB/T 20221-2006 附录A 中方法 4,条件B 试验时间 1h 试验压力 0.05MPa 存在径向变形的连接密封性试验 试验温度 (23±5)℃ — 按GB/T 20221-2006 附录A 中方法 4,条件B 插口形变 ≥10% 承口形变 ≥5% 偏差 ≥5% 水压 0.005MPa 无渗漏 水压 0.05MPa 无渗漏 气压 -0.03MPa p≤-0.027MPa 存在角度偏差的连接密封性试验 试验温度 (23±5)℃ — 按GB/T 20221-2006 附录A 中方法 4,条件C 形变角度 dn≤315 ㎜ 2° 315 ㎜<dn≤630 ㎜ 1.5° dn>630 ㎜ 1° 水压 0.005MPa 无渗漏 水压 0.05MPa 无渗漏 气压 -0.03MPa p≤-0.027MPa 7.13 铅含量 按GB/T 26125-2011的规定测定。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不公开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200005175565972 | 发证机关 | 贵州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业务培训、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朱建国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科教街698号 | 邮编 : 55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