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06—2022 红河流域芒果种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YNRZ 006—2022 |
中文标题 | 红河流域芒果种植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go cultivation in Honghe River Valley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30/39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5 水果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2年07月20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09月01日 |
起草人 | 章勇、尼章光、罗心平、张翠仙、陈于福、王美存、解德宏、柏天琦、易怀峰、宋云连、张惠云、郑健、王跃全、高贤玉、潘继红、俞艳春、王永芬、余卫霖。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红河流域芒果种植的建园、芒果苗木要求、定植、土壤管理、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红河流域楚雄市、双柏县、新平县、元江县、红河县、元阳县、个旧市等区域芒果种植。 |
主要技术内容 | 1 建园 园地选择 1.1.1 气候条件 年均温度大于18.6℃,大于10℃的年积温不低于6 600℃,绝对最低温0℃以上,霜期小于7 d。降雨量850mm以下。 1.1.2 土壤条件 土壤选择砂质土、壤土、砖红壤或冲积土等,PH值5.5~7.5,土层深度大于0.8m,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T 5010的规定。 1.1.3 海拔 宜在海拔1200m以下的区域种植。 1.1.4 立地条件 靠近水源、背风向阳,忌背光、忌低凹有霜,坡度小于25°;灌水或引水容易;交通便利。 1.1.5 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质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1.1.6 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园地规划 1.2.1 种植小区 种植小区布局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按坡向、土质、肥力相对一致、方便排灌、交通便利、节约资源的原则划分。平缓地小区面积50亩~100亩,山丘地小区的面积30亩~50亩为宜。 1.2.2 梯田开垦 梯田开垦等高,山丘地进行坡改梯,梯面宽大于3 m、向内倾斜3°~5°。 1.2.3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划符合NY/T 880的要求。 1.2.4 排灌系统 排水系统 大型果园排水系统由主渠、支渠和小渠组成;中型果园由支渠和小渠组成;小型果园由小渠组成。要求主渠、支渠、小渠纵横相连。 灌溉系统 根据地形、地貌、小区等配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要求配有蓄水池(塘)、灌溉管。 1.2.5 种植规格 海拔低于1 200 m,种植密度4 m×5 m或4 m×6 m;海拔1 200 m~1 700 m,种植密度4 m×5 m。 1.2.6 种植沟(塘) 果园进行全垦,充分犁耙,使土壤细碎松散,开沟(塘)定植。 沟规格(宽×深):100 ㎝×100 ㎝,塘规格(底宽×深×面宽):120 ㎝×100㎝×150 ㎝,开沟(塘)时表土、底土分开放置,晒土、晒沟(塘)1~3个月。 2 苗木 砧木选择 选择马切苏、帕拉英达等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与接穗亲和力好的品种。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耐旱、抗逆性强、外观颜色鲜艳、风味好、稳产,5月中旬~6月下旬成熟的贵妃芒、台农1号、圣德隆等优良品种。 苗木选择 选择主干直径大于2.0 cm,嫁接口愈合良好,上下发育均匀,叶片整齐、无病虫害健壮袋装种苗。 3 定植 定植时间 除冬天外,全年均可定植。2~4月定植最佳。 定植前准备 3.2.1 回沟(塘) 回土时熟土回到沟(塘)底40 cm~50 cm,生土拌有机肥后回到沟(塘)中上部,每亩1 000kg。回沟(塘)的土比地面高出15 ㎝~25 ㎝。 3.2.2 挖定植穴 回沟(塘)后标记苗木定植中心位置,按育苗容器大小挖定植穴。 定植方法 定植时去除育苗容器,确保土柱不松散,定植时要充分覆盖苗木土柱,覆土厚度高于土柱2 ㎝~3 ㎝,压实。距苗木主干50 ㎝周围建立圆形中凹树盘。浇足定根水 4 土壤管理 土壤水分管理 花芽分化期保持适当干旱,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水需适时灌水。 土壤改良 除雨天和高温干旱天气外,全年可进行,以秋冬季为宜。每年交替在株间或行间挖长方形改土穴,深30㎝~50㎝,宽30㎝~40㎝,长则应随树冠而逐渐增加,结合清园,把作物秸秆、园杂草等放入改土穴中,覆土。 5 修剪 定干 主干高度60cm~80 cm。 主枝培养 主枝保持与主干夹角50°~70°,留2~3个枝条为宜。 树冠培养 一级枝留2~3条,分别留二、三、四级2条,种植4年后末级枝达120条~140条,培养成圆头形树,冠幅达2.8 m×2.8 m以上。 结果枝培养 去除末端病虫枝、弱枝,结果母枝数为总枝条数约75%。 6 施肥 施肥方法 6.1.1 有机肥 在滴水线上挖深40 ㎝~50㎝,宽30 ㎝~50 ㎝的施肥沟,把有机肥施入沟内,后用土掩盖。 6.1.2 化肥 施于树冠滴水线下方深15 ㎝~20 ㎝,宽20 ㎝~40 ㎝须根分布丰富的区域,施后覆土。 施肥量 6.2.1 幼树 一梢一肥,第一年每株每次施尿素30g,第二年每株每次施尿素45g,第三年每株每次施尿素45g,复合肥(15:15:15)100g,有机肥10kg~15kg。 6.2.2 结果树 施三次肥,第一次促梢肥,采果后一周内完成,施有机肥 20kg~30kg,尿素0.5kg,磷肥0.3kg~0.5kg。第二次促花肥,开花前1个月施用,复合肥(15:15:15)0.5kg~1.0kg,硫酸钾1.0kg~1.5kg。第三次壮果肥,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有机肥 10kg~20 kg、46%尿素0.1kg~0.2 kg,硫酸钾0.8kg~1.0kg,过磷酸钙0.4kg~0.6kg。 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按照附录 A.1 执行。其他病虫害参照NY/T1476标准。 8 采收 采收时间 晴天露水干后。 采收标准 果实生长停止,果皮颜色变为浅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即可采收。 方法 剪果时保留果梗0.8 cm~1.5 cm。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放置于荫凉干燥处。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000518357661E | 发证机关 | 云南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岫峰 | ||
依托单位名称 |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 | 邮编 : 6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