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28—2022 西瓜种苗育苗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YNRZ 028—2022 |
中文标题 | 西瓜种苗育苗技术规程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melon seedling raising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20 植物栽培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15 水果种植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12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01月05日 |
起草人 | 龙荣华、朱彩华、杨和团、杨树祥、高婷、李洪文、周晓波、李志杨、李石开、陆琳、陈树国、耿其勇、张振林、李玉华、沙毓沧、陶婧、邰杰、蔺应达、李谦、王勇、何品斌、念红艳、袁艺、汪骞、朱建良、章凤、唐梅、董四洪、伏晓、李财刚、周菊玲、吴秀、范朝坤、付仕祥、葛玉环、王嘉玲、陈伟、王兴荣、赵秀华、张天富、王成荣、栾春娥、刘文艳、刘凌、罗靖、李兴宏、李建开、张荣香、江华琼、刘秀英、刘双泽、孙应康、郭旭俊、赵永化、高松林、邢贵荣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陆良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双柏县农业农村局、曲靖市经济作物推广站、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鲁甸县农业农村局、曲靖市沾益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曲靖市沾益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管理服务站、沾益区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曲靖市沾益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元阳县农业农村局、陆良县中枢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罗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宣威市经济作物推广站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西瓜种苗生产的场地选择、育苗设施、种子准备、直播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壮苗、装运与标识、育苗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西瓜育苗。 |
主要技术内容 |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2 场地选择 育苗地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土壤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3 育苗设施 3.1 棚室及温控设施 选用塑料大棚或温室进行育苗,棚内应配有给排水设施、灯光设备,冬春季育苗应配套必要的加温和保温设施,以保证幼苗生长。 3.2 苗床规格 苗床长度不超过40.0 m,宽度不超过1.6 m,高度不超过0.8 m,可根据地面状况微调;苗床主要结构材料使用热镀锌、铝合金两种,床面的材料为铁丝网、潮汐板、塑料网,具体根据当地的时长情况进行选择;苗床须配套给排水设施。 4 种子准备 4.1 品种选择 4.1.1 西瓜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各区域、抗病、高产、优质、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 4.1.2 砧木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季节的需要,选择亲和力和共生性强,抗逆性强的南瓜、葫芦或野生西瓜杂交种作砧木。设施栽培或夏秋栽培可选择南瓜杂交种或冬瓜作砧木。 4.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的要求。 4.3 用种量 西瓜:80g/亩~100g/亩;砧木:200g/亩~300g/亩。 5 直播育苗 5.1 育苗时间 在定植前25 d~30 d开始育苗。 5.2 穴盘选择与消毒 选择32孔或50孔穴盘;新购置的穴盘,用洁净的自来水反复冲洗、晾干。重复使用的穴盘,清洗污垢,采用2%次氯酸钠水溶液消毒处理。 5.3 基质选择 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可直接购买育苗基质,也可自行配制基质,采用无污染草炭、蛭石和珍珠岩(草炭:蛭石:珍珠岩=7:4:3)配制,1 m3基质加氮磷钾平衡复合肥1.2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 g,充分拌匀放置2 d~3 d后待用。重复使用的基质需进行消毒处理。 5.4 种子消毒 包衣种子无需消毒。 未包衣种子需进行消毒处理:(1)晒种:选择晴天将种子晾晒4 h~6 h;(2)药剂消毒:可用0.1%~0.2%的高锰酸钾或0.1%的多菌灵溶液或0.1%的硫酸铜溶液或10%的磷酸三钠溶液等药剂浸种15min,之后用清水冲洗4~5次。 5.5 浸种 使用55℃的温热水浸泡种子,待水温降低至常温时,反复搓洗、搅拌,清除附着在种子上的黏液。 5.6 破壳 无籽西瓜催芽前要进行人工破壳,用钳子等工具将种子从脐部缝合线处磕裂一条相当于种子长度1/3的小缝。 有籽西瓜无需破壳。 5.7 催芽 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毛巾包裹置于33℃的恒温箱中催芽,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待75%以上的种子露白即可。 5.8 播种 每穴1粒,种子平放,用基质将种子覆盖1 cm,播后浇透水。 5.9 摘除种皮 幼苗出土时,及时摘除夹在子叶上的种皮。 6 嫁接育苗 6.1 砧木和接穗播种 嫁接育苗在定植前33 d~40 d播种,操作按第7章进行。采用顶插接法时,需要先播种砧木,砧木播种后5 d播种接穗;采用靠接法时,需要先播种接穗5 d后再播种砧木。嫁接育苗可选择穴盘,也可选择钵体高10 cm,直径8 cm,营养钵装土深度7 cm~8 cm。 6.2 嫁接时间 采用顶插接法,当砧木生长到一叶一心、西瓜子叶初展平露心时嫁接;采用靠接法,当西瓜生长到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砧木子叶初展平露心时嫁接。 6.3 嫁接前准备 嫁接操作应在适当遮光的棚内进行;并提前准备好嫁接竹签、刀片、消毒药剂等嫁接所需的工具;嫁接操作工人和嫁接工具均需要用75%乙醇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嫁接前一天对砧木和接穗喷施一次1000倍的百菌清和1000倍克菌康的混合药液消毒;嫁接前苗床浇透水;嫁接时温度宜控制在25℃~30℃。 6.4 嫁接方法 6.4.1 顶插接法 先将砧木的生长点剔除,用竹签从生长点以向下45°角的方式插入一根竹签;将接穗从子叶下1 cm处切下,下端切成0.5 cm长的楔形面;拔出竹签,立即将接穗插入到砧木中,子叶采用十字形的对接方式,保证接穗与砧木的四周完全贴合,同时要有一部分留在外面,最后用嫁接夹固定好。 6.4.2 靠接法 先用嫁接刀挖去砧木的生长点;在砧木子叶下约0.5 cm~1 cm处斜向下切,刀口与胚轴的夹角约35°左右,深及胚轴2/3处;然后在接穗苗于砧木刀口相对方向,在子叶下约1.5 cm斜向上切,刀口和胚轴夹角30°左右,刀口长度与砧木相等,深度在胚轴的3/4;最后把砧木和接穗的两个舌形刀口对齐嵌合,立即用嫁接夹固定;嫁接后立即把苗栽到营养钵内。 6.5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3 d内苗床应密闭、遮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遮阴率为70%~80%,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宜控制在18℃~20℃;3 d后早晚见光、适当通风;嫁接8 d~10 d后恢复正常管理。在此期间及时除去砧木萌芽。 7 苗期管理 7.1 温度 萌芽期温度保持在30℃,促进种子及幼苗生长,破心期(从子叶微展到第一片真叶展出)以及炼苗期采用较低温度防止幼苗徒长和锻炼幼苗耐逆性。出芽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 7.2 湿度 空气湿度保持在75%左右。 7.3 水肥 保持基质水分含量在50%~60%;根据种苗生长情况进行施肥,选择晴天下午喷施0.2%磷酸二氢钾1~2次,每次施肥间隔7 d~10 d。 7.4 病虫害防治 西瓜上常见的病害有疫病、猝倒病、枯萎病;主要虫害:蚜虫、蓟马、白粉虱、斑潜蝇。 7.4.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在播种前期,要做好基质和种子的杀菌、消毒;合理施肥、清洁设施;在育苗期间降低苗床湿度。 7.4.2 物理防治 在育苗设施内所有通风口安装60目的防虫网防虫;在设施内安装诱虫灯、粘虫板等。 7.4.3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须符合NY/T 393的规定。具体的防治方法见附录A。 8 壮苗 8.1 壮苗措施 定植前5 d~7 d控制浇水,保持基质相对湿度在60%左右,以秧苗不萎蔫为宜,加强棚内通风、透光,适当降温。 8.2 壮苗标准 3片~4片真叶,节间短,茎粗3.5 mm~4.0 mm,叶片浓绿,穴中根系缠绕基质并形成完整的根坨,无器具损伤,无病虫害;嫁接苗接穗不徒长。 9 装运与标识 9.1 装运 运输容器可选塑料箱、纸箱等,每个专用穴盘托架内放入1个穴盘。在运输车上安装专用多层育苗架。 9.2 标识 包装箱上须注明种类、品种、规格、数量、生产者、生产日期、产地和注意事项。 10 育苗档案 种苗生产者须建立育苗档案,包括生产者、品种名称、种子来源、播种时间、育苗产地以及育苗期间水肥、温度、湿度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过程。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530000518357661E | 发证机关 | 云南省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培训咨询。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岫峰 | ||
依托单位名称 |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
通讯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西路111号 | 邮编 : 6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