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JNJ 0016—2022 植保无人飞机茶园病虫害防治作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ZJNJ 0016—2022 |
中文标题 | 植保无人飞机茶园病虫害防治作业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rop protec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o control tea garde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99 有关农业和林业的其他标准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国民经济分类 | A051 农业专业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15日 |
实施日期 | 2022年12月30日 |
起草人 | 余文胜、洪一前、朱磊、郑文钟、万有、蒋深、程舟琦、高吉良、宋涛、张斌、董卉、陈灵峰、叶群、孙路、章旭伟 |
起草单位 |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浙江大学、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金华市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浙江浙农飞防科技服务公司、浙江东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沃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衢州智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安吉无疆科技有限公司、金华齐物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以下简称无人机)防治茶园病虫害的术语定义、基本要求、作业前准备、作业线路规划和模式确定、无人机调试与作业参数选择、药剂选用与配制、作业中要求、作业后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害作业。 |
主要技术内容 | 5 作业前准备 设备准备 按DB33/T 2415-2021中5.2要求对无人机进行检查,检查无人机是否完整和辅助设备是否齐全;检查电池电量或燃料量是否充足及飞行信号灯是否正常;检查通讯设备是否保持畅通。 配备无人机易损件和相应的维修工具。 配备配药桶、量筒、漏斗、搅拌棒等相应的配药工具。 配备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设备。 作业条件及环境观察 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块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对周围种植、养殖情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潜在风险,在计划作业区域周边设立警示标志,设置适宜的隔离带。如不符合DB33/T 2415-2021中5.3规定的要求,不应进行作业。 测量作业区,将地块附近建筑物、树木,以及地块内的电线杆、斜拉线等予以标注。 6 作业线路规划与模式确定 作业线路规划 综合地块、天气、病虫害情况和无人机性能等因素合理规划航线。根据风向、地形地貌和地块形状确定作业线路,确定作业区拐点位置,并做好避障规划。 作业模式确定 若地块条件允许,应以自主控制模式为宜。需手动控制模式飞行的,避免重喷、漏喷。 7 无人机调试及作业参数选择 无人机调试 作业前应对无人机进行检查与调试,查看无人机动力、喷雾、管道、接头、遥控、通讯等装置是否良好,能否正常作业。如不能正常作业,则应进行处理,在保证各部件正常运转后方进行喷洒作业。 作业参数选择 根据病虫害防治对象,亩用药液量、作业高度、飞行速度、喷幅等参数选择可参考附录A。 8 药剂选用与配制 药剂选用 施药前,应调查茶园病虫害情况,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严格按照病虫害防治适期施药,实行达标防治。 药剂选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药剂品种选用《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或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报中推荐的产品。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参照T/ZNX 001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药剂配制 一般情况下,药剂在混配时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进行桶混。正确的桶混用药顺序和方法为:先注入1/4~1/3的水充分摇匀,然后按以下顺序加入不同类型的制剂:水溶性粉剂→水溶性粒剂→水份散粒剂→水基悬浮剂→水溶性液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表面活性剂、油、助剂。 混配时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充分溶解,保证加入的制剂充分混匀和分散。 药剂应现配现用,不宜久放。 9 作业中要求 无人机升降和作业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或警戒线,选择空旷、没有或很少有人员经过的区域作为起降点,非作业人员不准进入施药喷洒区。无人机发生故障时,紧急迫降点应远离人群。 应按照既定的航线和作业参数进行作业,防止重喷漏喷,漏喷处应及时补喷。 作业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应在上风向操作,避免逆风前行喷洒农药,严禁在施药区穿行。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向医院提供农药标签、个人防护等相关信息。 采用自主作业模式作业的,应提前规划好航点、航线、飞行速度、自动起降点等。 应实时关注无人机运行状况,观察硬件设备以及喷洒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飞行安全,保证持续正常作业。 10 作业后处理 记录存档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对作业时间、地点、天气、对象以及农药名称、用量等施药情况进行记录存档。记录表参见附录B。 安全处理 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收回警告牌或警戒线,并在作业地块树立警示标志,标明药剂类型、施药时间、安全间隔期等。 剩余药液、废液、配药器皿应按NY/T 1276的规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作业过程中的废弃包装应按《农药废容器回收清除处理办法》进行集中收取,按要求进行回收,到定点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站进行处理。 农药必须保存在原有的包装容器内,包装容器必须重新封口,带回储藏室储存。 补喷处理 作业结束,应及时查看防治轨迹及流量数据,若发现明显漏喷区域,应及时补喷;对因风力影响发生药液偏移、障碍物阻隔而漏喷地块进行补喷。 作业结束后,若在6h内有降雨,应具体参照所用药剂的要求,评估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 无人机处理 作业后,应及时对无人机喷洒系统、动力系统及机身等进行清理清洗。 清洗药箱水泵管路,在药箱中加入清水,开启喷洒,多次清洗系统内部。使用湿布擦拭药箱、水泵、喷杆等喷洒系统部件,然后用干布擦干水渍。 用湿布认真清理桨叶、桨夹、电机表面农药残留,并用干布抹干水渍。桨叶需检查有无裂纹,更换桨叶时应注意成对更换。 用拧干的湿布擦拭清理电池、充电器外观,再用干布擦干水渍,电池需定期用棉签沾酒精清理插头接口,充电器需定期清理散热口灰尘。 将遥控器天线展开,用拧干的干净湿布擦拭遥控器表面及显示屏。 防效调查及药害处理 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作业后一周内)应进行防治效果调查,防治效果应达到当地植保部门或用户对茶园病虫害防治的要求。 观察茶叶长势,是否有叶色变黄、叶片凋零、灼伤、畸形、徒长及叶片枯死等药害现象。若产生药害,可通过补施生长调节剂、灌水、施肥等有效方法进行处理。 11 作业模式图 参见附录C。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 ||
登记证号 | 513300005018678764 | 发证机关 | 浙江省民政厅 |
业务范围 | 学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教育培训、评价鉴定、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科技展览展示、承接政府服务项目等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盛云庆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杭州市大学路高官弄9号 | 邮编 : 31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