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F 081—2023 固定翼通用航空平台 大气颗粒物航空原位测量技术指南-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ACEF 081—2023 |
中文标题 | 固定翼通用航空平台 大气颗粒物航空原位测量技术指南 |
英文标题 | Fixedwing general aviation platforms Technical guidance for airbornein-situ measurement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s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13.040.20 环境空气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Z10 |
国民经济分类 | N772 环境治理业 |
发布日期 | 2023年05月31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06月01日 |
起草人 | 刘丹彤,吴杨周,赵德龙,田平,黄梦宇,周嵬,李思遠,胡康,丁朔,程远,盛久江,王飞,燕莹莹,肖伟,杜远谋,吴志军,王薇,李少萌,丁德平 |
起草单位 | 浙江大学、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范围 | 本文件提供了固定翼通用航空平台大气颗粒物航空原位测量系统组成与方法功能、技术内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翼通用航空平台上采用航空原位测量方法对大气颗粒物的高空观测,也可用于大气颗粒物航空原位测量系统的设计、改装、集成、检测和应用。 注:本文件航空原位测量系统的固定翼通用航空平台不包含无人驾驶飞机。 |
主要技术内容 | 4 系统组成与方法功能 4.1 通则 4.1.1测量系统 4.1.2测量过程 4.2系统组成 4.3方法功能 4.3.1大气观测作业飞机 4.3.2 等速采样器 4.3.3 大气颗粒物进样系统 4.3.4 大气颗粒物航空机载测量系统 4.3.5 控压和流量分流系统 4.3.6标定校准系统 4.3.7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系统 5 技术内容 5.1大气观测作业飞机 5.1.1固定翼飞机 5.1.2网络通信模块 5.1.3供电模块 5.1.4环境控制模块 5.1.5辅助集成模块 5.2大气颗粒物进样系统 5.2.1 大气颗粒物进样管 5.2.2舱内多支路颗粒物管路 5.3大气颗粒物航空测量系统 5.3.1仪器外观 5.3.2环境适应性 5.3.3安全性 5.3.4仪器性能 5.3.4.1 被动腔颗粒物探头 5.3.4.2颗粒物数谱仪 5.3.4.3高分辨率质谱仪 5.3.4.4单颗粒黑碳光度计 5.3.4.5积分浊度计 5.3.4.6黑碳仪 5.3.5仪器安装 5.3.5.1结构和外观 5.3.5.2安全性 5.3.6维护性 5.3.7电磁兼容性 5.4 控压和流量分流系统 5.5 标定校准系统 5.6 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系统 5.6.1数据采集 5.6.2数据存储 5.6.3数据处理 5.6.4电磁兼容性 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系统装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2测量数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9728J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组织开展环境论坛,法律援助,宣传教育,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开发,咨询服务,展览展示。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谢玉红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14区青年沟东路华表大厦6层 | 邮编 : 100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