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JZMXH 1403—2023 高质量林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BJZMXH 1403—2023 |
中文标题 | 高质量林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
英文标题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improvement of high-quality woodland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65.020.40 绿化和造林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B64 |
国民经济分类 | A021 林木育种和育苗 |
发布日期 | 2023年12月11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12月31日 |
起草人 | 王文超、郝丹辉、李金苹、王文峰、徐铮、邢嘉语、任晓净、刘向丽、刘术翠、王亮、林江、李芳、董志颖、蒋飞、李静、刘猛、单志霞、申起竹、刘磊、刘刚、张大伟、胡亚琼、杨乃博。 |
起草单位 | 燕赵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北京金三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云和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森源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林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华源盛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高质量林地调查与监测、土壤检测、土壤改良及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已建成的造林地、苗圃地、公园绿地等土壤改良。 |
主要技术内容 | 4 林地调查与监测 4.1 小班区划 宜对所调查林地进行自然区划,操作步骤如下: —— 现场勘察;确定区划的依据; —— 区域划分:视林地大小划分或以林地内的自然界线、永久性标志等进行区划; —— 定界立桩:根据区划的林班线利用地形图、航摄像片或测量成果进行实地落实。 4.2 小班调查 土壤改良前应对改良小班地块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种类及养护概况等进行调查。小班调查表见附录A。 4.3 植被调查与监测 4.3.1 宜在生长旺盛季节对林地内的植被进行一次普查,并填写植被情况调查表。植被情况调查表见附录B。 4.3.2 区划内植被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对土壤进行取样及检测。 a) 叶片表现:黄化、失绿变色、焦边、卷曲、小叶、花叶、空洞、畸形萎缩等。 b) 茎秆表现:茎秆纤细、柔弱,易倒伏。 c) 花果表现:只现蕾不开花、不能结实、果实小或不发育、花果少且易脱落。 d) 植株表现: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分枝、分蘖很少,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腐烂死亡。 5 土壤检测 5.1 土壤取样 土壤取样的方法、点位及取样密度按照DB11/T 864执行。 5.2 土壤检测分析 土壤检测、分析方法按照DB11/T 864执行。 5.3 土壤质量评价 5.3.1 指标评价 高质量林地土壤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2 综合评价 结合土壤物理指标、生物学指标、化学指标,对土壤质地、土层厚度、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等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土壤质量及改良方案。 6 土壤改良 6.1 土壤改良原则 应在原有土壤资源的基础上,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合理施用微生物菌肥。 6.2 土壤改良措施 6.2.1 质地改良 6.2.1.1 掺砂改良 根据土壤质地黏重程度,混入适量的砂子。 6.2.1.2 掺黏性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质地沙化程度,混入适量的黏性土壤。 6.2.2 酸碱度改良 6.2.2.1 改良物质 宜使用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等物质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常见改良物质及主要用途见附录C。 6.2.2.2 改良时间 宜在春季和秋季结合浇水进行。 6.2.3 营养成分改良 6.2.3.1 改良物质 宜使用有机肥及微生物菌肥调整土壤的营养成分,常见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种类及主要用途见附录C。 6.2.3.2 改良时间 应在春季和秋季的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在雨季进行。 6.2.3.3 改良注意事项 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的施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满足GB/T 18877的要求; ——有机肥应完全发酵腐熟; ——有机肥应按照NY/T 2911的要求,配合施用化学肥料; ——生物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 884的要求; ——有机肥应符合NY/T 1868的要求。 6.3 施用方法 6.3.1 “沙压黏”或“黏压沙”宜在晚秋初冬进行,厚度为5 cm~10 cm,把粘性土壤或砂土均匀分布,通过翻耕把客土与原土充分混合,翻耕深度30 cm~40 cm。 6.3.2 宜用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灌、过磷酸钙与土壤充分混合降低土壤酸碱度。 6.3.3 营养成分改良方法示意图见附录D。草本植物或中小灌木种植区,应采用条沟状或散点状等方法,深度不少于30 cm;高大乔灌木种植区,应在树冠下投影线范围内采用放射状或开“环”状沟等方法,根据植株规格大小确定施肥沟的宽度和深度,一般宽×深为30 cm×60 cm。 6.4 施用量 常见改良物质建议施用量见附录C。 6.5 施工记录 应及时记录改良方法和检测结果,填写土壤改良施工记录表,详见附录E。 6.6 土壤监测 应对改良后的林地土壤质量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及时了解植物长势、土壤质量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相应的措施。 7 档案管理 7.1 档案主要有土壤调查资料、植被生长状况调查表、土壤检测报告、土壤改良设计方案、土壤改良施工记录、改良材料信息、效果评估资料等。宜建立土壤电子档案。 7.2 档案应由专人管理。 7.3 档案应长期保存。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 | ||
登记证号 | 51110000MJ0118569Q | 发证机关 | 北京市民政局 |
业务范围 | 开展策划宣传、行业协调、行业调研、行业自律、专业培训、对外交流、咨询服务、承办委托、编辑专业刊物。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王超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博大路3号院5号楼112室 | 邮编 : 100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