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TSI 08004—2023 小产区大米-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ATSI 08004—2023
中文标题  小产区大米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0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11 谷物种植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22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3月01日
起草人  夏爱民、黄卫东、王寿魁、王建中、王红、杨关、孟德智、王平、王强、 郑文兆、刘延峰、李玉梅、于红、方圣龙、吴志强、赵忠忱、李正大、杨俊、张立刚
起草单位  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小产区认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 程学院、小产区(北京) 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金凯德标准事务所、北京方圆万里行应用 技术研究院、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省东丰县农村农业局、吉林省东丰县 市场监督管理局、吉林省吉林市东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富裕天箭泉绿色食品贸易有限公 司、吉林省东丰县金谷种植专业合作社、辽宁省盘锦稼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 鸿舰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泰来农场有限公司、辽宁省盘锦营田米业有限 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查哈阳农场有限 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1.1  本文件规定了我国优质大米产品的区域、术语和定义、产品品质、种植和加工生产技术规范、 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防伪溯源。
1.2  本文件适用于传统优质大米产区内特定小产区的大米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1354—2018    大米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T/CATSI 08 001—2020    小产区产品认定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庄园级大米  manor rice
在小产区庄园范围内生产的大米。
3.2
村庄级大米  village-level rice
在小产区村庄范围内生产的大米。
3.3
乡镇级大米  township rice
在小产区乡镇范围内生产的大米。
3.4
县域小流域级大米  county small watershed rice
在小产区县域小流域范围内生产的大米。
3.5
食味值  taste value
食物味道和品质测试的分值。
4  环境要求
小产区大米的种植生产要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 明确而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有的日照、气 温、降水、土壤 、海拔高度、水质等自然条件。
5  产量
小产区大米应有相对稳定的单产量和总产量。
6  种子
稻谷种子品种应为当地著名品种,或者自行繁育及引进并种植 3 年以上被证明适宜该产区环境 的优质稻米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
7  栽培
应采用具有当地特色并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栽培技术,并对播种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中 耕次数、浇水次数、农药种类、打药次数和打药时间进行记录。
8  收割、晾晒、仓储
8.1  收割
8.1.1  应在水稻腊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割。
8.1.2  用手工方式或者能够保持稻谷品质的机械化方式收割。
8.1.3  对收割时间、收割方式和气候条件进行记录。
8.2  晾晒
采用能够保持稻谷品质的自然晾晒、人工晾晒和低温烘干等晾晒方式。
8.3  仓储
8.3.1  低温方式仓储。
8.3.2  常温方式仓储。
8.3.3  仓储设备和仓储环境应能够保持稻谷和大米品质的稳定。
9  加工
9.1  稻谷的清理、砻谷、碾米、分级、包装等加工工序,须保持大米的品质和特色。
9.2  加工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物质。
10  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
10.1  成品质量
成品质量须优于 GB/T 1354—2018 规定的优质一级大米各项指标。
试验方法按 GB/T 1354 的规定执行。
10.2  感官
10.2.1  颗粒完整, 大小一致, 一般色泽清白, 呈半透明。
10.2.2  应有大米固有的气味以及特有的风味。
10.2.3  蒸煮后具有浓郁的米香味,表面有油光,口感微甜,绵软略粘,略有韧性,冷却后不回生。
10.3  食味值
小产区大米须进行食味值判定。具体指标及检测方法见附录 A。
11  检验规则
11.1  安全卫生质量指标 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11.2  感官、食味值
11.2.1  原料稻谷的检测采样必须保证来自产区东西南北中 5 个采样区域,每个采样区域设 2 个采 样点;另须在其他区域随机采样 4 处~9处,采样点不限,但所有采样点共采集的稻谷样数量不得少 于 30个。每个采样点不得少于 1 kg~2.5kg 稻谷。
11.2.2  检验项目为 10.2.1 和 10.2.2 以及食味值的具体指标。
11.2.3  食味值的检测方法按附录 A,检测指标参见附录 B。
11.2.4  感官要求应符合 10.2.1。
11.2.5  食味值指标:
a )  庄园级大米平均大于或等于 80;
b) 村庄级大米平均大于或等于 77;
c )  乡镇级大米平均大于或等于 74;
d) 县域小流域级大米平均大于或等于 70。
11.2.6  大米达到 11.2.4 的要求后,米饭的感官指标应满足 10.2.3。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005848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技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夏爱民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邮编 : 100191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