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76—2023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椎病 技术体系及技术操作-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I 076—2023
中文标题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椎病 技术体系及技术操作
英文标题  Technical system and operation of "peri-cervical acupoint"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needle knife release
国际标准分类号  11.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C05
国民经济分类  Q841 医院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2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6月12日
起草人  刘方铭、王寿兰、师彬、彭昕、李华东、刘长信、唐学章、史本超、郭保生、何永正、刘垒、杨文龙、孙钦然、费奥。
起草单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民族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椎病技术体系及技术操作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禁忌和质量控制要求。
主要技术内容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   (心阴虚型肩臂疼痛综合征诊疗详见附录G)
(1)取穴:脑空穴(双)、天宗穴(双)、曲垣穴(双)、脑户-大椎穴。
(2)术前准备:(包括术前安慰病人),嘱正常饮食,术前排空大小便,充分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取“颈周腧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具体穴位图解见附录H:
脑空穴: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
天宗穴:在肩胛区,约当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处。
曲垣穴:在肩胛区,肩胛冈内侧端上缘凹陷中。
脑户穴:在头部,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中。(注:后正中线与枕外隆凸的上缘交点处的凹陷中,横平玉枕。)
大椎穴: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4)具体操作:
患者俯卧位于治疗床上,充分暴露颈后及肩背部,以“颈周腧穴”为治疗点,用碘伏常规消毒后,抽取0.5%利多卡因适量,每个治疗点注射1-5ml行局部麻醉。选取汉章Ⅰ型Ⅳ号针刀,按照针刀进针规程进针后依次进行松解。具体操作如下:
①曲垣穴:刀口线与肩胛提肌肌纤维走向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加压刺入,依次经过背阔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的肌层到达骨面,纵疏2次,横向铲剥2次后出针。
②天宗穴:刀口线与冈下肌肌纤维走向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加压刺入,依次穿过斜方肌、冈下肌肌层至肩胛骨骨面冈下肌附着点,纵疏横剥2次(纵疏: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的神经、血管、肌腱走行方向一致,针刀体以进针刀点为轴,使针刀刃端在体内做与组织走行方向一致的弧形运动;横拨: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的神经、血管、肌腱走行方向一致,针刀体以进针刀点为轴,针刀刃在体内做垂直于组织方向的弧形运动),如果在此处有条索状的“筋节”,需调转针刀方向,针至此结节处切割松解后出针。
③大椎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从第七颈椎下缘加压刺入皮肤,依次经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至第七颈椎棘突骨面,在骨面上平行于人体纵轴纵疏横剥2次,然后使刀刃旋转90度垂直于人体纵轴,再次行纵疏横剥2次后出针。
④脑户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加压刺入,经过枕骨肌群至骨面,注意刀刃与神经、血管走向平行,防止误伤神经血管,沿上项线向不同方向铲剥3次后出针。
⑤脑空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加压刺入,经过枕骨肌群至骨面,注意刀刃与神经、血管走向平行,防止误伤神经血管,沿上项线向不同方向铲剥3次后出针。
用一次性敷料贴在针孔部位,防止感染。术后24小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5天治疗一次,3次为1个疗程。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17650Q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许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邮编 : 10019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