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089—2023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术语-团体标准
目录
标准详细信息 | |
---|---|
标准状态 | 现行 |
标准编号 | T/CI 089—2023 |
中文标题 |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术语 |
英文标题 | Natur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of immovable cultural heritage—terminology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01.040.01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A22 |
国民经济分类 | M731 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
发布日期 | 2023年07月06日 |
实施日期 | 2023年07月06日 |
起草人 | 宫阿都、乔云飞、陈云浩、刘颖慧、孙延忠、郭小东、张兵峰、宋小可、万金红、李宏松、徐 澯、黄智卿、王志涛、华 巍、肖 东、葛 川、陈富龙、邓 扬、吴婧姝、梁 龙、汪 怡、胡云岗、巴婉茹、胡凯龙、李博艺、包文轩、王海涵、付泽昕。 |
起草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 |
范围 | 本文件界定了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影响的自然灾害术语、不可移动文物基本术语、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术语及其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领域的术语应用。 |
主要技术内容 | 不可移动文物 immovable cultural heritage 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4.8)、石窟寺(4.11)、石刻(4.12)、古墓葬(4.16)、古遗址(4.13)、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4.9)等代表性古迹。 文物保护单位 cultural heritage site under protection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定公布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4.1)的统称,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WW/T 0083-2017,3.1,有修改] 文物保护范围 heritage protection scope 文物保护单位(4.2)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文物建设控制地带 heritage buffer zone 文物保护单位(4.2)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范围(4.3)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4.2)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4.2)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同级别的单位由相应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 [来源:GB/T 22528-2008,3.4,有修改] 文物保存环境 immovabl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不可移动文物(4.1)周边构成或影响其价值的孕育产生自然灾害(3.1.1)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文物本体 body of cultural heritage 构成文物保护单位(4.2)的基本组成部分。 [来源:WW/T 0083-2017,3.4] 文物载体 carrier of cultural heritage 文物本体(4.5)所附着的基体。 [来源:WW/T 0083-2017,3.5] 文物单体 individual cultural heritage 构成文物保护单位(4.2)的、以独立形式存在的文物。 [来源:WW/T 0083-2017,3.3,有修改]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revolutionary sites and revolutionary historic monuments 近现代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石窟寺 grotto temple 开凿于山崖上洞窟式的寺院遗迹。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 monuments 运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建于1840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用作纪念人或重要事件,或该建筑物对一群特定的人有很重要的回忆的历史建筑或文化古迹。 注: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 [来源:GB/T 39056-2020,3.1.5,有修改] 木结构古建筑ancient wood structure 以木结构为主,运用传统技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4.3)。 砖石结构古建筑ancient masonry structure 以砖、石、灰浆等材料为主,运用传统技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4.3)。 石刻 carved stone 镌刻有文字、图案的碑碣等石制品或摩崖石壁。 古遗址 ancient site 以土质、石质、木质等材料为主体组成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址、构筑物等古代人类活动遗迹。 古墓葬 ancient tomb 古代人类采取一定方式建造并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穴及其有关设施。 注: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地。 |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 否 |
标准文本 | 查看 |
团体详细信息 | |||
---|---|---|---|
团体名称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
登记证号 | 51100000500017650Q | 发证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业务范围 | 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许军 | ||
依托单位名称 |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 | 邮编 : 100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