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103—2023 红树林抗低温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I 103—2023
中文标题  红树林抗低温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40 绿化和造林
中国标准分类号  B64
国民经济分类  A023 森林经营、管护和改造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20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7月20日
起草人  王友绍、程 皓、孙翠慈、许方宏、李昌达、张 苇、王玉图、费 姣、陈粤超、吴晓东、林广旋、吾娟佳。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温州市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红树林抗低温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流程,给出了种苗质量控制、造林定植、抚育管理的方法,描述了检查验收、档案及监测与评价的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低温环境红树林的生态修复与重建。
主要技术内容  4 生态修复原则
生态优先,整体保护
突出红树林生态与服务功能,全面加强保护,维护红树林生境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角度实施整体保护。
尊重自然,科学修复
遵循红树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评估确定造林区,采用自然恢复为主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修复,优先选用乡土抗低温红树植物物种,禁止使用外来物种,避免使用大规模地形改造和客土引入。
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根据各个区域自然条件和土地使用现状,首先在红树林宜林地内开展修复,逐步扩大到其他适宜恢复和重建区域。
分级负责,长效管护
明确红树林保护修复责任,基于红树林生长特性及其生长环境,在红树林抗低温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做好抚育管护、延长管护期限、加大管护力度,确保生态修复成效。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17650Q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许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邮编 : 10019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