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120—2023 智慧科技馆建设导则-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CI 120—2023
中文标题  智慧科技馆建设导则
英文标题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01 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L75
国民经济分类  I653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实施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起草人  王黎明、朱洪波、任蕾、孙冬逊、程效根、黄东升、黄凯、蒋俊英、黄雁翔、鞠航、佟盛、罗红梅、邵汉彬、何沃林、郑樟银、夏敏鸿、高辰杰、邢金龙、杨帮华、柳涛、高梓洁、魏娟、高颖、尚尔钧、嵇道文、祁劲鹏、韩国民、李国锋、王亚坤、杨文浩、唐璐、白学强、李胜风、赵凌
起草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科时代传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船舶信息研究中心、上海科技馆、湖北省科学技术馆、重庆科技馆、澳门科学馆、东莞科学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大学、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向正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一隅千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科标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安恒利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精诚展览装饰有限公司、恩嘉(北京)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北京拾源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科技馆建设的体系架构和设施层、基础资源层、智慧数据层、智慧应用层等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科技馆的整体规划以及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智慧科技馆建设原则
创新发展:探索科技馆体系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及智慧化技术前瞻性与架构的引领性;开展科普展教品创新研发,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等。
融合共享:推动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构建服务科学、资源共享、文化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需求导向:从泛科普资源建设逐步转向以社会公众及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有效多样的科普资源线上线下服务和线上线下交融的展教环境。
绿色低碳:采用绿色低碳新技术应用,助力低碳高质量发展。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不公开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登记证号51100000500017650Q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范围技术开发 信息交流 专业展览 业务培训 咨询服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许军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F邮编 : 100190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